2016-05-31
收藏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下册任意角和弧度制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任意角:
初中我们研究过锐角(0~90)的三角函数值,了解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平角(180)周角
(360)的概念。但实际生活中会遇到超过360的角,例如:体操转体720等,这需要把角的概念进行推广,而原来角的定义(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显然不能完成推广的任务,因此对角需要重新定义。
角: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顶点(O),从开始位置(OA)旋到结束位置(OB)所构成的图形。OA称为角的始边,OB称为角的终边。
规定:射线逆时针旋转而成的角为正角,顺时针旋转而成的角为负角,射线没有旋转时称为零角。
角进行重新定义后,角的分类也要重新进行,而这次分类是通过直角坐标系来完成的。我们把角的顶点放在坐标原点,角的始边放在x轴的正半轴上,根据终边的位置,把角分成象限角与轴上角两类。即终边落在象限内(四个)称为象限角;终边落在轴上(四个)称为轴上角。因此今后我们考虑角的问题时,只考虑角的终边位置即可。
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由于终边相同的角之间都相差360的整数倍,因此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x|x=k360+, kZ}。
其中可以是与角终边相同的任意一个角;一般情况下,取0到360之间的角。
注意:0到360是指:0360。
二、弧度制:
我们前面把角推广到任意角。实际上是解决了三角函数中定义域的问题。应该说我们所应用的角度数与实数是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但如果就用角度数作为自变量的取值,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尤其是作图中),因此引入了弧度制。
今后在表示角时,如无特殊规定,用角度制、用弧度制表示均可,但一定不要混用。为了给三角函数的教学作准备,建议大家尽量用弧度制表示角。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下册任意角和弧度制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2017年小升初模拟测试题数学卷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书精选
2017中考数学重点难点的解题法
2016中考数学几何定理大全
初一数学等式的性质家庭作业湘教版
2017中考数学备考:数学提升做题速度的法宝
2016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2017: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2017年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精选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书
初二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训练卷(新人教版)
2016九年级数学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指数与指数函数
湘教版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家庭作业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卷
精选2017小升初数学测试练习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精选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相似三角形单元试卷
苏教版高二数学古典概型教学计划:上册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六年级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