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1
收藏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必背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数学网一直陪伴您。
1.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4)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
(5)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
2.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的项数多少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在写数列时,对于有穷数列,要把末项写出,例如数列1,3,5,7,9,,2n-1表示有穷数列,如果把数列写成1,3,5,7,9,或1,3,5,7,9,,2n-1,,它就表示无穷数列.
(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或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其内涵的本质属性是确定这一列数的规律,这个规律通常是用式子f(n)来表示的,
这两个通项公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表示同一个数列,正像每个函数关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一样,也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唯一的,仅仅知道一个数列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通项公式更非唯一.如:数列1,2,3,4,,
由公式写出的后续项就不一样了,因此,通项公式的归纳不仅要看它的前几项,更要依据数列的构成规律,多观察分析,真正找到数列的内在规律,由数列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没有通用的方法可循.
再强调对于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的表达式.
(2)如果知道了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依次用1,2,3,去替代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这个数列的各项;同时,用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判断某数是否是某数列中的一项,如果是的话,是第几项.
(3)如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如2的不足近似值,精确到1,0.1,0.01,0.001,0.000 1,所构成的数列1,1.4,1.41,1.414,1.414 2,就没有通项公式.
(4)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上不一定是唯一的,正如举例中的:
(5)有些数列,只给出它的前几项,并没有给出它的构成规律,那么仅由前面几项归纳出的数列通项公式并不唯一.
4.数列的图象
对于数列4,5,6,7,8,9,10每一项的序号与这一项有下面的对应关系:
序号:1 2 3 4 5 6 7
项: 4 5 6 7 8 9 10
这就是说,上面可以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的集合的映射.因此,从映射、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这里的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自变量只能取正整数.
由于数列的项是函数值,序号是自变量,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和解析式.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是可以用图象直观地表示的.
数列用图象来表示,可以以序号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描点画图来表示一个数列,在画图时,为方便起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两条坐标轴上取的单位长度可以不同,从数列的图象表示可以直观地看出数列的变化情况,但不精确.
把数列与函数比较,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特殊在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由以1为首的有限连续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其图象是无限个或有限个孤立的点.
5.递推数列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必背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浙教版数学七下5.5《整式的化简》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5.6《同底数幂的除法》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二章图形和变换
浙教版数学七下5.3《多项式的乘法》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1.6《作三角形》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2.3《平移变换》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6.1《因式分解》word教案
2015春浙教版数学七下1.1《平行线》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2.1《轴对称图形》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2.4《旋转变换》word教案
2015春浙教版数学七下1.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5.4《乘法公式》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数学七下4.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数学七下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教案(3课时)
浙教版数学七下7.4《分式方程》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数学七下2.2《轴对称变换》word教案
2015春浙教版数学七下1.3《平行线的判定》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5.7《整式的除法》word教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五章整式的乘除
浙教版数学七下4.1《二元一次方程》word教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七章分式
2015春浙教版数学七下2.1《二元一次方程》word导学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7.3《分式的加减》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数学七下3.3《可能性和概率》word教案
2015春浙教版数学七下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word导学稿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六章因式分解
浙教版数学七下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教学设计
2015春浙教版数学七下2.2《二元一次方程组》word学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1.4《全等三角形》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下5.2《单项式的乘法》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