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摘要】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的编辑就为您准备了高二数学知识点重点解析:数学解题方法之反证法
与前面所讲的方法不同,反证法是属于间接证明法一类,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导出矛盾推理而得。法国数学家阿达玛(Hadamard)对反证法的实质作过概括:若肯定定理的假设而否定其结论,就会导致矛盾。具体地讲,反证法就是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入手,并把对命题结论的否定作为推理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得到与已知条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证明为正确的命题等相矛,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所以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为真,至少有一个是假的,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假,简单地说A或者非A,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排中律。反证法在其证明过程中,得到矛盾的判断,根据矛盾律,这些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而已知条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证明为正确的命题都是真的,所以否定的结论必为假。再根据排中律,结论与否定的结论这一对立的互相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于是我们得到原结论必为真。所以反证法是以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为依据的,反证法是可信的。
反证法的证题模式可以简要的概括我为否定推理否定。即从否定结论开始,经过正确无误的推理导致逻辑矛盾,达到新的否定,可以认为反证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否定之否定。应用反证法证明的主要三步是:否定结论 推导出矛盾 结论成立。实施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
第二步,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
第三步,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在应用反证法证题时,一定要用到反设进行推理,否则就不是反证法。用反证法证题时,如果欲证明的命题的方面情况只有一种,那么只要将这种情况驳倒了就可以,这种反证法又叫归谬法如果结论的方面情况有多种,那么必须将所有的反面情况一一驳倒,才能推断原结论成立,这种证法又叫穷举法。
在数学解题中经常使用反证法,牛顿曾经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当的武器之一。一般来讲,反证法常用来证明的题型有:命题的结论以否定形式、至少或至多、唯一、无限形式出现的命题;或者否定结论更明显。具体、简单的命题;或者直接证明难以下手的命题,改变其思维方向,从结论入手进行反面思考,问题可能解决得十分干脆。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中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查字典数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高二数学知识点重点解析:数学解题方法之反证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人教版数学七下8.2《.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人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3《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5.1.2《垂线》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flash课件4
人教版数学七下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1.2《垂线》(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9.1《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第3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1《相交线》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1《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人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10.2《直方图》(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2节)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4《课题学习--镶嵌》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七下9.1《不等式》(第3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4《课题学习--镶嵌》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七下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9.1《不等式》ppt课件
人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10.2《直方图》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