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摘要】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高二数学平面向量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平面向量
1.基本概念:
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若a=(x1,y1 ),b=(x2,y2 )则a b=(x1+x2,y1+y2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 = +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
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
(1)| |=| |
(2) 当 a0时, 与a的方向相同;当a0时, 与a的方向相反;当 a=0时,a=0.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 ,使得b= .
(2) 若 =( ),b=( )则 ‖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得 = e1+ e2.4.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设P1、P2是直线 上两个点,点P是 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 = ,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当点P在线段 上时, 当点P在线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
分点坐标公式:若 = ; 的坐标分别为( ),( ),( );则 ( -1), 中点坐标公式: .
5. 向量的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作 = , =b,则AOB= ( )叫做向量 与b的夹角。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它们的夹角为 ,则 b=| ||b|cos .
其中|b|cos 称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 =( ),b=( )则e = e=| |cos (e为单位向量);
b b=0 ( ,b为非零向量);| |= ;
cos = = .
(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b( )b= ( b)= ( b);( +b)c= c+bc.
6.主要思想与方法:
本章主要树立数形转化和结合的观点,以数代形,以形观数,用代数的运算处理几何问题,特别是处理向量的相关位置关系,正确运用共线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计算向量的模、两点的距离、向量的夹角,判断两向量是否垂直等。由于向量是一新的工具,它往往会与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解几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是知识的交汇点。
【总结】以上就是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全部内容,查字典数学网小编希望同学们都能扎实的掌握学过的知识,取得好的成绩!
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
用字母表示数测试题2
用字母表示数测试题6
分式达标检测卷1
有理数的除法检测题2
锐角的三角函数随堂练习3
分式达标检测卷2
分式达标检测卷12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课时练习题15
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试题
分式达标检测卷3
配方法同步测试1
概率单元测试3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综合测评检测9
用字母表示数测试题1
概率单元测试题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题2
用字母表示数测试题3
用字母表示数测试题7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题6
锐角的三角函数随堂练习2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课时练习题14
分式检测试题2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课时练习题1
分式达标检测卷11
分式达标检测卷13
分式单元阶段测试
分式达标检测卷4
分式综合测试试题2
分式达标检测卷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