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平面向量数学知识点1.基本概念:
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若a=(x1,y1 ),b=(x2,y2 )则a b=(x1+x2,y1+y2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 = +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
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
(1)| |=| |
(2) 当 a0时, 与a的方向相同;当a0时, 与a的方向相反;当 a=0时,a=0.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 ,使得b= .
(2) 若 =( ),b=( )则 ‖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得 = e1+ e2.4.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设P1、P2是直线 上两个点,点P是 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 = ,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当点P在线段 上时, 当点P在线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
分点坐标公式:若 = ; 的坐标分别为( ),( ),( );则 ( -1), 中点坐标公式: .
5. 向量的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作 = , =b,则AOB= ( )叫做向量 与b的夹角。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它们的夹角为 ,则 b=| ||b|cos .
其中|b|cos 称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 =( ),b=( )则e = e=| |cos (e为单位向量);
b b=0 ( ,b为非零向量);| |= ;
cos = = .
(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b( )b= ( b)= ( b);( +b)c= c+bc.
6.主要思想与方法:
本章主要树立数形转化和结合的观点,以数代形,以形观数,用代数的运算处理几何问题,特别是处理向量的相关位置关系,正确运用共线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计算向量的模、两点的距离、向量的夹角,判断两向量是否垂直等。由于向量是一新的工具,它往往会与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解几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是知识的交汇点。
帮你解密“加减运算”
七年级数学 线段、直线和角·真题练习
七年级数学 线段、直线和角·真题练习
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能力自测题
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知识复习
2007年中考真题——中考中非精确计算
七年级几何.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结论识辨
七年级下册:垂线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 线段、直线和角·例题解析
北师大版 第七章 代数式的同步练习
初一数学北师大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初一数学 有理数加法知识攻关
七年级上册 方程(租)型应用题·真题解析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真题练习
初一数学 有理数减法解疑
中考数学 实数与代数式.专题复习
巨人学校数学初一上册课件 平行线
七年级下册:角的复习课
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真题能力训练
七年级数学 三角形·例题解析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 点、线、面、体.轻松入门
中考真题—代数综合题解析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要点解析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整式同步练习
[第二章]代数“有理数”能力自测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题及答案
学习幂的运算性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幂的运算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知识要点及真题练习
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能力自测题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