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不等式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不等式
九、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注意:(1)特值法是判断不等式命题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不成立的命题。
(2)注意课本上的几个性质,另外需要特别注意:
①若ab0,则 。即不等式两边同号时,不等式两边取倒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②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③图象法:利用有关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直接比较大小。
④中介值法:先把要比较的代数式与0比,与1比,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均值不等式: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应用:①放缩,变形;
②求函数最值: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
三、绝对值不等式:
注意:上述等号=成立的条件;
四、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五、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
(1)比较法:作差比较:
作差比较的步骤:
⑴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
⑵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
⑶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
(2)综合法:由因导果。
(3)分析法: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只需证,只需证
(4)反证法:正难则反。
(5)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
放缩法的方法有: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
(6)换元法: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
(7)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
以上就是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不等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书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6年人教版)
2016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16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新课标人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计划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总结介绍
2016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6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2016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2016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16年度)
2016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2015年小学秋季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第1册)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