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导数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导数
八、导 数
1.求导法则:
(c)/=0 这里c是常数。即常数的导数值为0。
(xn)/=nxn-1 特别地:(x)/=1 (x-1)/= ( )/=-x-2 (f(x)g(x))/= f/(x)g/(x) (k?f(x))/= k?f/(x)
2.导数的几何物理意义:
k=f/(x0)表示过曲线y=f(x)上的点P(x0,f(x0))的切线的斜率。
V=s/(t) 表示即时速度。a=v/(t) 表示加速度。
3.导数的应用:
①求切线的斜率。
②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
已知 (1)分析 的定义域;(2)求导数 (3)解不等式 ,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增区间(4)解不等式 ,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减区间。
我们在应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一定要搞清以下三个关系,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以下以增函数为例作简单的分析,前提条件都是函数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
③求极值、求最值。
注意:极值最值。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为极大值和f(a) 、f(b)中最大的一个。最小值为极小值和f(a) 、f(b)中最小的一个。
f/(x0)=0不能得到当x=x0时,函数有极值。
但是,当x=x0时,函数有极值 f/(x0)=0
判断极值,还需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说明。
4.导数的常规问题:
(1)刻画函数(比初等方法精确细微);
(2)同几何中切线联系(导数方法可用于研究平面曲线的切线);
(3)应用问题(初等方法往往技巧性要求较高,而导数方法显得简便)等关于 次多项式的导数问题属于较难类型。
2.关于函数特征,最值问题较多,所以有必要专项讨论,导数法求最值要比初等方法快捷简便。
3.导数与解析几何或函数图象的混合问题是一种重要类型,也是高考中考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向,应引起注意。
以上就是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导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6.4《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3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7.2《相交线》ppt课件4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7.2《相交线》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10.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1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5《反证法》ppt课件3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1《等腰三角形》ppt课件1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7.1《命题》ppt课件3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6.1《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2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6.1《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11.3《公式法》ppt课件2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6.4《中心对称图形》ppt课件2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7.1《命题》ppt课件1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2《直角三角形》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11.1《因式分解》ppt课件3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3《勾股定理》ppt课件2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6.4《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2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2《直角三角形》ppt课件2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11.1《因式分解》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7.3《平行线》ppt课件3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11.2《提公因式法》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7.2《相交线》ppt课件3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5《反证法》ppt课件2
冀教版数学七下第8章《相交线与平行线》ppt复习课件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7.3《平行线》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6.4《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1
2014秋冀教版数学八上17.3《勾股定理》ppt课件1
2015春冀教版数学七下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