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一、 预习目标
预习《平面向量应用举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建立实际问题与向量的联系。
二、 预习内容
阅读课本内容,整理例题,结合向量的运算,解决实际的几何问题、物理问题。另外,在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 例1如果不用向量的方法,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2. 利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是什么?
3. 例3中,⑴ 为何值时,|F1|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⑵|F1|能等于|G|吗?为什么?
三、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内容
1.运用向量的有关知识(向量加减法与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等)解决平面几何和解析
几何中直线或线段的平行、垂直、相等、夹角和距离等问题.
2.运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1)向量运算与几何中的结论若 ,则 ,且 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相类比,你有什么体会?
(2)举出几个具有线性运算的几何实例.
例1.证明: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求证: .
试用几何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利用向量的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
(2)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3)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变式训练: 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BF与CD交于点O,设
(1)证明A、O、E三点共线;
(2)用 表示向量 。
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D、DC边的
中点,BE、BF分别与AC交于R、T两点,你能发现AR、RT、TC之间的关系吗?
探究二:两个人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越费力.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两臂夹角越小越省力. 这些力的问题是怎么回事?
例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两个人共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越费力;在单杠上作引体向上运动,两臂的夹角越小越省力.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吗?
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这个问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为何值时,|F1|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⑵|F1|能等于|G|吗?为什么?
例4如图,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 m,一艘船从A处出发到河对岸.已知船的速度|v1|=10km/h,水流的速度|v2|=2km/h,问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精确到0.1min)?
变式训练:两个粒子A、B从同一源发射出来,在某一时刻,它们的位移分别为
,(1)写出此时粒子B相对粒子A的位移s; (2)计算s在 方向上的投影。
三、 反思总结
结合图形特点,选定正交基底,用坐标表示向量进行运算解决几何问题,体现几何问题
代数化的特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向量作为桥梁工具使得运算简练标致,又体现了数学的美。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平行、垂直等问题常用此法。
本节主要研究了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掌握向量法和坐标法,以及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四、 当堂检测
1.已知 ,求边长c。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D=1,AB=2,对角线BD=2,求对角线AC的长。
3.在平面上的三个力 作用于一点且处于平衡状态, 的夹角为 ,求:(1) 的大小;(2) 与 夹角的大小。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 选择题
1.给出下面四个结论:
① 若线段AC=AB+BC,则向量 ;
② 若向量 ,则线段AC=AB+BC;
③ 若向量 与 共线,则线段AC=AB+BC;
④ 若向量 与 反向共线,则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2.河水的流速为2 ,一艘小船想以垂直于河岸方向10 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
船的静止速度大小为 ( )
A.10 B. C. D.12
3.在 中,若 =0,则 为 ( )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4.已知 两边的向量 ,则BC边上的中线向量 用 、 表示为
5.已知 ,则 、 、 两两夹角是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5
高一数学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
高一数学解三角形
高一数学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1
高一数学集合的表示
高一数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
高一数学一般式
高一数学简单的幂函数2
高一数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高一数学对数与对数的运算4
高一数学圆柱、圆锥、圆台、球
高一数学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5
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2
高一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1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3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4
高一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
高一数学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1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4
高一数学直线和圆
高一数学数列求和
高一数学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3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高一数学解三角形的应用
高一数学异面直线
高一数学正弦型函数题型分析与求解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图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