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案:棱柱与棱锥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二数学教案:棱柱与棱锥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高二数学教案:棱柱与棱锥

高二数学教案:棱柱与棱锥

2016-05-25 收藏

【鼎尖教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系列:9.9棱柱与棱锥(备课资料)

一、对几种棱柱的理解

1.斜棱柱的底面可以是正多边形,此时侧棱不垂直于底面,所以它不是直棱柱.

2.直棱柱的底面可以是正多边形,所以正棱柱是直棱柱的特例.

3.在斜棱柱的侧面中,有的可以是矩形,如果棱柱有两个相邻的侧面都是矩形,那么它们的公共侧棱垂直于底面.此棱柱一定为直棱柱.

二、对于四棱柱中关系的理解

三、参考例题

[例1]在直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D=3,A1A=4,AB=5,DAB=60,那么这个直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AC1与BD1的长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分析:将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应用到解题中,再结合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余弦定理使问题获解.

解析:∵AD=3,AB=5,DAB=60,

由余弦定理得BD2=AB2+AD2-2ABADcos60.

BD= .

而BD12=AA12+BD2,

BD1= .同理可求得AC1= .

答案:A

[例2]用一个过四棱柱底面一边的平面截正四棱柱,截面是

A.正方形 B.矩形

C.菱形 D.一般平行四边形

分析:充分利用已知正四棱柱的性质以及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的性质、判定定理.

解析:正四棱柱ABCDA1B1C1D1,过棱AB的平面ABEF交对面CDD1C1于点E、F.

∵平面ABB1A1∥平面CDD1C1,

AB∥EF.

∵AB平面BCC1B1,且BE 平面BC1,

ABBE.

ABEF是矩形.

答案:B

评述:灵活地将正四棱柱性质应用于解题中,可使问题变得简单易求.

[例3]四棱柱ABCD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AB=AD,求证:

(1)对角面AACC截面A

(2)对角面DDBB是矩形.

分析:(1)中通过寻求线面垂直去实现面面垂直.

(2)中依据矩形的判定方法证得.

证明:(1)连结AC与BD交于点O,连结AO.

∵AB=AD,AOBD.

∵底面ABCD是菱形,

ACBD.BD平面AACC.

又BD 平面ADB,

对角面AACC截面ABD.

(2)由(1)知BDAA且AA∥BB,

BDBB.

对角面DDBB是矩形.

评述:此题是以正棱柱为载体考查了空间线线、面面、线面等问题,需对四棱柱的有关性质熟练掌握,否则思维受阻,无法继续做下去.

四、参考练习题

在长方体AC1中,CC1=15,CD=20,求线段B1D和BC之间的距离.

解:连结AB1、DC1,

BC∥平面AB1C1D.

BC与B1D之间的距离转化成了BC与平面AB1C1D之间的距离.

又∵平面BB1A平面AB1C1D,

过点B作BHAB1于点H,

BH平面AB1C1D.

BH的长为所求距离.

∵在Rt△AB1B中,有

BH= =12,

B1D和BC间的距离为12.

注意:在多面体中,利用线线关系、线面关系,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最终化为解三角形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常用技巧.

●备课资料

一、教学中应重视平面图形立体化思想

平面图形立体化与立体图形平面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也是互逆的思想.在平面图形立体化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认清平面图形中各已知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并且在将一个平面图形折叠或剪拼成立体图形后,能分清已知条件中哪些变化了,哪些未发生变化,而这些未发生变化的已知条件都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试举两例.

[例1]下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展开图,当用它合成原来的正方体时,与边P重合的边是哪一条?

分析:此题可先将正方体合成,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若只考虑边的重合,会更快地得出结论.

解:首先有L和K重合,其次有I和J重合,则P与H重合.

[例2]如图,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是G1G2及G2G3的中点,D是EF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由四个三角形围成的几何体(以后要学习的四面体),使G1、G2、G3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那么在这个几何体中必有

A.SG△EFG所在平面

B.SD△EFG所在平面

C.GF△SEF所在平面

D.GD△SEF所在平面

分析:题目中的SG1G1E,EG2G2F,FG3G3S,这些条件在折叠后仍然不变,应从这一点入手解决此问题.

解析:∵SG1G2G3是一个正方形,

SG1G1E,EG2G2F,FG3G3S.

折叠后的几何体中一定有

SGGE,且SGGF,即SG△EFG所在平面.

答案:A

评述:这道题貌似涉及几何体(四面体)的概念,实则主要用来巩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平行六面体性质的应用举例

[例3]已知直平行六面体的侧棱长为100 cm,底面两邻边的长分别是23 cm和11 cm,底面的两条对角线的比是2∶3,求它的两个对角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分析:直平行六面体的对角面是矩形,本题关键是求出底面两条对角线的长,可应用方程思想解之.

解:已知AC1是直平行六面体,故它的两个对角面都是矩形,其侧棱AA1就是矩形的高.

由题意,得AB=23 cm,AD=11 cm,AA1=100 cm.

∵BD∶AC=2∶3,

设BD=2x,AC=3x,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BD2+AC2=2(AB2+AD2),

即(2x)2+(3x)2=(232+112)2.

x=10.

BD=2x=20,AC=3x=30.

SBDD1B1=BDBB1=20100=2000 (cm2),

SACC1A1=ACAA1=30100=3000 (cm2).

它的两个对角面的面积分别是2000 cm2、3000 cm2.

评述:在立体几何的运算中,要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适当地选取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

对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不仅其本身作用较大,而且可以推广到空间,即平行六面体各棱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

●备课资料

一、教学中整体思想解题的应用

[例1]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十二条棱长度之和是24,求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 线长.

分析:要求长方体对角线的长,只要求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即可.

解:设此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x、y、z,对角线长为l,依题意,得

由②,得x+y+z=6,从而由长方体对角线性质,得

l=

=

= =5.

长方体一条对角线的长为5.

评述: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有关概念和计算,以及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能力.在求解过程中,并不需要把x、y、z单个都求出来,而要由方程组的①②从整体上导出x2+y2+z2.这就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给我们比较灵活的感觉.

[例2]直平行六面体的底面是菱形,过不相邻两对侧棱的截面的面积是Q1和Q2,求它的侧面积.

分析:由直棱柱的对角面面积求出底面边长或周长以及侧棱长,从而达到求出侧面积的目的.

解:设直平行六面体AC1的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l.

∵AC1是直平行六面体,

对角面ACC1A1和BB1D1D是矩形.

Q1=lAC,Q2=lBD.

AC= ,BD= .

∵底面ABCD是菱形,

AC2+BD2=4a2,

即( )2+( )2=4a2.

l2a2= (Q12+Q22),

al= .

S侧=4al=2 .

评述:以上例题同样采用了整体求法的手段,即没有单独去求a和l的值,而是求出a和l之积,从而简化了解题过程.

二、求棱柱侧面积的方法的应用

[例3]斜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侧棱长为b,AA1与底面相邻两边AB、AC都成45角,求棱柱的侧面积.

解法一:如图作A1O面ABC于点O,

∵AA1与AB、AC都成45角,

AO是BAC的平分线.

又△ABC为正三角形,

AOBC.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A1BC,

又AA1∥BB1∥CC1,

四边形BB1C1C为矩形,

S侧=2absin45+ab=( +1)ab.

解法二:作BMAA1于点M,连结CM,可证得△BMA≌△CMA,

CMAA1.

又△BMC是棱柱的直截面,

∵MAB=MAC=45,CM=BM= a.

C直截面= a+ a+a=( +1)a.

S侧=( +1)ab.

评述:解法一是采用求各侧面面积之和来求侧面积的;解法二是先作棱柱的直截面,利用直截面周长与侧棱长之积求得侧面积.

[例4]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中,AB=AC=10 cm,BC=12 cm,A1到A、B、C三点距离相等,AA1=13 cm,求这个斜三棱柱的全面积.

解:如图,在侧面A1ABB1中作A1DAB于点D,由A1A=A1B,

D是AB的中点,那么A1D2=A1A2-AD2=132-52.

A1D=12 cm.

SA1ABB1=SA1ACC1=A1DAB=120 cm2.

取BC的中点E,连结A1E、AE.

由已知A1B=A1C,AB=AC,得

A1EBC,AEBC.

BC平面A1AE.BCA1A.

又A1A∥B1B,BCB1B.

侧面BB1C1C是矩形.

SBB1C1C=BB1BC=1312=156 (cm2).

S侧=2SA1ABB1+SBB1C1C=2120+156=396 (cm2).

而AE= =8 (cm),

S底= BCAE= 128=48 (cm),

S全=S侧+2S底=396+248=492 (cm2).

[例5]斜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20 cm,平面B1A1AB与平面A1C1CA所成的二面角为120,AA1与BB1、CC1的距离分别为16 cm、24 cm,求此三棱柱的侧面积.

分析:求斜棱柱的侧面积可求各侧面面积之和,也可以求它的截面周长C与侧棱长l的乘积.

解法一:在AA1上取一点E,过E在平面AA1B1B作中GEAA1,交BB1于点G,过E点在平面AA1C1C中作EFAA1,交C1C于点F,则GEF为已知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GEF=120.又AA1平面GEF,由棱柱的性质,可得AA1∥B1B∥C1C,

BB1平面GEF.又GF 平面GEF,

BB1GF.

由题意,知GE=16 cm,EF=24 cm.

∵GEF=120,

在△GEF中,

GF=

=

=8 cm,

又∵S A1ABB1=AA1GE=2016=320 (cm2),

S A1ACC1=AA1EF=2024=480 (cm2),

S B1BCC1=BB1GF=208 =160 (cm2),

S斜棱柱侧=S A1ABB1+S A1ACC1+S B1BCC1

=320+480+160 =160(5+ )(cm2).

解法二:在侧棱A1A上取一点E,过E作AA1的垂面分别交BB1、CC1于点G、F,连结FG,则平面EFG为斜三棱柱ABCA1B1C1的直截面.

由题意AA1面EFG,

AA1EG,AA1EF.

GEF为已知二面角的平面角.

GEF=120,又GE=16 cm,EF=24 cm,

在△EFG中,由余弦定理得

FG=

=8 cm.

S侧=lC=20(16+24+8 )

=160(5+ ) (cm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