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1.1.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一、课前预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
二、预习内容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导出和论证.
观察以原点为中心,2a、2b长为邻边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再论证这两条对角线即为双曲线的渐近线.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
1、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异同点分析
2、描述双曲线的渐进线的作用及特征
3、描述双曲线的离心率的作用及特征
4、例、练习尝试训练:
例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解:
解:
5、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1).定义(由学生归纳给出)
2).说明
(七)小结(由学生课后完成)
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按两种标准方程形式列表小结.
作业:
1.已知双曲线方程如下,求它们的两个焦点、离心率e和渐近线方程.
(1)16x2-9y2=144;
(2)16x2-9y2=-144.
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实轴的长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x轴上;
(2)焦距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y轴上;
曲线的方程.
点到两准线及右焦点的距离.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2.1.2《函数的表示方法》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备课资料素材库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强化作业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幂函数》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映射》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二)》word 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最大(小)值》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3.3《幂函数》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word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一)》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2.3《幂函数》word教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2.2.3《待定系数法》word学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1.2.2《集合的运算》(第二课时)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导学案(1)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1.1《集合》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2.3 《幂函数》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导学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2.2.1《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word学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word学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3.2.2《对数函数》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导学案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一2.1.4《函数的奇偶性》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