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2.2.2 导数的几何意义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已知函数 , 是其定义域内不同的两点,
记
则 函数 在区间 的平均变化率
为
2、曲线的割线AB的斜率:
由此可知:曲线割线的斜率就是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3、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定义:
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就是函数 在点 的瞬时变化率:记作: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
问题:平面几何中我们怎样判断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
学生回答: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就叫做圆的切线
教师提问:能否将它推广为一般的曲线的切线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反例如下:
教师举反例如下:
因此,对于一般曲线,必须重新寻求曲线的切线定义。
引例:(看大屏幕)
2、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定义:
当点B沿曲线趋近于点A时,割线AB绕点A转动,它的最终位置为直线AD,
这条直线AD叫做此曲线在点A的切线。
教师导语:我们如何确定切线的方程?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知,已知一点坐标,只需求切线的斜率。
那如何求切线的斜率呢?
引例:(看大屏幕):
3、导数的几何意义:
曲线 在点 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注:点 是曲线上的点
(三)例题精讲
例1、求抛物线 过点(1,1)的切线方程。
解:因为
所以抛物线 过点(1,1)的切线的斜率为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切线方程为
练习题:求双曲线 过点(2, )的切线方程。
答案提示:
例2、求抛物线 过点( ,6)的切线方程。
由于点( ,6)不在抛物线上,可设该切线过抛物线上的点( , )
因为
所以该切线的斜率为 ,
又因为此切线过点( ,6)和点( , )
所以
因此过切点(2,4),(3,9 )切线方程分别为: 即
(四)小结: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方法步骤:(可让学生归纳)
①求出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
②得切线方程
注:点 是曲线上的点
(五)板书:
高中数学各章节高考占比附解题思路
课外数学小百科:经典数学小百科:高斯原理
2016初二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学期寒假生活指导答案:数学
动漫数学智慧的思维训练
寒假乐园:初二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寒假接力棒: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题参考
高考数学知识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个高中老师写给学生的数学三步曲
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数学答案
寒假大窜联: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寒假大窜联:初二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中数学趣味记忆口诀
八年级第一学期寒假生活指导数学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寒假乐园)
2016年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题参考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计划四
印度式19x19乘法口诀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之传播模式
高考数学考的七个题型!
课外数学百科知识之幺正性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 没想到还有这类题目
经典数学小百科知识:莫脱,N.F.
2016年初二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参考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6年
高考数学知识难点突破: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