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小编准备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
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
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
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
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
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希望大家喜欢。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3.2矩形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课件ppt
3.1.3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ppt尖草坪区实验中学九年级上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课件ppt首山镇二中九年级上
为什么是0.618课件ppt天保口岸学校九年级上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专题讲练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6.1频率与概率(1)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矩形的性质及判定课件ppt
5.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3.2特殊平行四边形(1)课件ppt北师大九年级上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5.1反比例函数课件ppt首山镇二中九年级上
特殊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课件ppt北师大九年级上
猜想、证明与拓广(二)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频率与概率(第三课时)课件ppt新街中学九年级上
《配方法》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猜想、证明与拓广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6.1频率与概率(3)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课件ppt北师大九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课件ppt北师大九年级上
平行四边形(4)三角形的中位线及性质课件ppt
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课件ppt北师大九年级上
3.2特殊平行四边形(2)课件ppt北师大九年级上
新街中学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复习》课件ppt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视图与投影》复习课件ppt北师大九年级上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课件ppt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