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奇函数在其对称区间[a,b]和[-b,-a]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下面是函数奇偶性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说明:①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整个定义域而言
②奇、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一定不是奇(或偶)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是检验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再严格按照奇、偶性的定义经过化简、整理、再与f(x)比较得出结论)
③判断或证明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的根据是定义
函数奇偶性知识点的全部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八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练习
第六课时:8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第九课时《连加、连减》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第七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第十课时: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第十一课时《加、减法估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4册《总复习》复习整理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5的乘法口诀练习
第二课时《对称图形》教案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七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练习课(二)
第二课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十课时: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第八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复习课《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复习课《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时:6的乘法口诀
第三课时《镜面对称》教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十课时:加、减混合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