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学习数学要牢记概念和相关公式,以下是高考数学棱锥定义与公式,请大家牢记。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
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
⑴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
[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
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
②正棱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为,斜高为)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
附:以知,,为二面角.
则①,②,③ ①②③得
.
注:S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方法).
高考数学棱锥定义与公式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几何(10—12)
数学几何(7—9)
生活中的数(11—15)
生活中的数(16—20)
数学迷(31—34)
生活中的数(31—35)
急智问题之一
生活中的数(36—40)
数学迷(11—15)
数学几何(24—27)
巧填妙算(7—9)
数学几何(13—15)
数学几何(19—21)
数学迷(16—20)
数学迷(26—30)
排除思维障碍之一
趣味数(6—10)
数学迷(21—25)
巧填妙算(1—3)
急智问题之三
趣味数(36—40)
生活中的数(6—10)
具有遗传特性的数字
数学几何(16—18)
生活中的数(26—30)
急智问题之二
数学几何(1—3)
生活中的数(46—50)
生活中的数(21—25)
趣味数(31—3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