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4
收藏
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初一数学第十章教学计划,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二)能力目标: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对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探索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重于探索,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同时通过互相问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
1、探索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
2、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3、从所给条形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加工与整理。 教学难点: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分别学习了求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在计算过程中,你们体会到有什么困难吗?(引入)
二、讲授新课: 1、探一探:(新6人为小组)
(1)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平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 计算器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一般步骤是:(以科学计算器为例)
3、输入数据
4、显示结果
5、退出
大家的做法与以上步骤一致吗?量一量,与实际是否符合?
2、例1,观察图8-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问:分别指出图中各年龄的人数?
问:如何用计算器求出他们的平均年龄呢?
三、课堂练习:
1、P225随堂练习1.2 2、补充练习:
(1)下面是某空调专卖店在今年七月份10天的销售数量:90,83,83,75,71,69,68,67,65,64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有人对展览馆七天中每天对馆参观的人数做了记录,情况如下:180,176,173,176,176,181,182,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小结:
1、探索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
2、从所给条形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加工与整理。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数学第十章教学计划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高二数学曲线和方程4
高二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高二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3
高二数学数列应用
高二数学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
高二数学椭圆简单几何性质
高二数学棱锥的概念和性质1
高二数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
高二数学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高二数学数列的概念
高二数学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1
高二数学曲线和方程5
高二数学直线的方程4
高二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4
高二数学曲线和方程3
高二数学直线的方程5
高二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3
高二数学椭圆标准方程7
高二数学杨辉三角3
高二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5
高二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7
高二数学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高二数学直线的一般形式
高二数学椭圆标准方程3
高二数学椭圆标准方程1
高二数学求曲线的方程
高二数学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高二数学椭圆标准方程6
高二数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4
高二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8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