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人教版七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6-05-24 收藏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欢迎参考!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期末测试,发现学生总体成绩不太理想。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习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抓两头,即稳住优等生,提高中等生,从而带动学困生,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四、教材简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等六章,且章章都是重点,如:相交线和平行线这一章涉及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以后几何证明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的基础,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三角形这一章仍是正式介绍证明的准备阶段,是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二章是数与代数部分的重点内容。

1、平移

从《新课程标准》看,图形的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图形的变换主要包括图形的平移,通过对图形的平移、折叠等活动,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发现图形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的有效的工具,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2、三角形

三角形一章章节结构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课题学习 镶嵌。这与以往的内容安排有所不同。按照以往的教材,受三角形、多边形、圆顺次展开的限制,这些内容分别属于不同年级。而新的结构是一种专题式设计,以内角和为主题,先三角形内角和,再顺势推广到多边形内角和,最后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镶嵌。这样的安排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编写特点是实际问题情境贯穿全章始终,有关不等式的概念、解法的讨论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实际问题在这两章中占有突出地位,教科书依讨论实际问题的线索而展开,这个特点也是本套教科书有关方程的几章中所共有的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

4、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人教版在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这一章是新加入的内容,把老教材中的实数一章移到了八年级上,这一章内容是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能用相应的统计图把数据描述出来。本章属于数据统计的范畴,在以后的每册书中都有一章关于统计的内容,知识是逐渐深入的。

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六、教学进度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3周(第1至第4周)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周(第5至第6周)

第7章

三角形

4周(第6至第9周)

中考复习

1周(第10至11周)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3周(第11至第13周)

第9章

不等式组

3周(第13至第16周)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3周(第16至第19周)

期末总复习

2周(第20至第21周)

期末考试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