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中练习题练习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中练...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人教版七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中练习题练习

2016-05-19 收藏

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期中考试检验的是学生这一学期来的学习成果,此时,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希望下文的这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中练习题可以助大家一臂之力,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均给出标号为A、B、C、D的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表中)

1.以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6cm、8cm、15cm B. 7cm、5cm、12cm C. 4cm、6cm、5cm D. 8cm、4cm、3cm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必大于()

A. 120 B. 100 C. 90 D. 60

4.如图,已知2,要说明△ABD≌△ACD,还需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A. ADB=ADC B. C C. DB=DC D. AB=AC

5.下列语句: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③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 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其中错误的说法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

A. 100 B. 40 C. 100或40 D. 不能确定

8.如图,在Rt△ABC中,C=90,它的周长为24,且AB:BC=5:3,则AC的长为()

A. 6 B. 8 C.10 D. 12

9.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BC边上的一点,AD=2DC,BE=EC,若△DBE的面积为1,则 △ABC的面积等于()

A. 4 B. 6 C. 8 D. 10

1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4,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S1+S2的值等于()

A. 2 B. 4 C. 8 D. 16

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

11.三角形的三条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12.正九边形有条对称轴.

13.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点A、B、C、D都在格点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14.如图,=.

15.如图,在△ABC中,C=90,AD是角平分线,点D到AB的距离为7cm,则CD=.

16.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等于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7.在△ABC中,若C= B= A,则△ABC是三角形(按角分类)

18.如图,AD与BC交于点O,△AOB≌△COD,A和C,B和D是对应顶点,若BO=5,AO=3,AB=4,则BD2=.

19.如图,在△ABC中,A=36,B=72,CD是ACD的平分线,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

20.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E、F在AD上,若△ABC的面积为16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

三、解答题

21.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线段a、b和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两边分别等于a、b,这两边的夹角等于2.要求: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只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22.利用一个点、一条线段、一个正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希望表达的含义.

23.如图, 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出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P1P2=10,试求△PMN的周长.

24.已知:如图△ABC中,AB=AC,C=30,ABAD,AD=4cm.求BC的长.

25.如图,小芳和她的同学汤秋千,秋千AB在静止时,下端B离地面0.6m,秋千荡到AB的位置时,下端B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BD等于2m,距地面1.4m,求秋千AB的长.

26.如图:已知AB=AE,BC=ED,E,AFCD,F为垂足,求证:①AC=AD; ②CF=DF.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均给出标号为A、B、C、D的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表中)

1.以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6cm、8cm、15cm B. 7cm、5cm、12cm C. 4cm、6cm、5cm D. 8cm、4cm、3cm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

解答: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A、6+8=1415,不能组成三角形;

B、7+5=12,不能组成三角形;

C、4+5=96,能够组成三角形;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考点: 轴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判断即可.

解答: 解:第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三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必大于()

A. 120 B. 100 C. 90 D. 60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和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可知: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必大于90.

解答: 解:如果两个锐角和不大于90,那么第三个角将大于等于90,就不再是锐角三角形.

4.如图,已知2,要说明△ABD≌△ACD,还需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A. ADB=ADC B. C C. DB=DC D. AB=AC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先要确定现有已知在图形上的位置,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选项逐一验证,排除错误的选项.本题中C、AB=AC与2、AD=AD组成了SSA是不能由此判定三角形全等的.

解答: 解:A、加ADB=ADC,∵2,AD=AD,ADB=ADC,△ABD≌△ACD(ASA),是正确选法;

B、加C∵2,AD=AD,C,△ABD≌△ACD(AAS),是正确选法;

C、加DB=DC,满足SSA,不能得出△ABD≌△ACD,是错误选法;

D、加AB=AC,∵2,AD=AD,AB=AC,△ABD≌△ACD(SAS),是正确选法.

5.下列语句: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③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 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其中错误的说法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考点: 全等图形.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②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图形,但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③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符合全等形的定义,正确;

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不一定能互相重合,故本选项错误;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考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分析: 根据高的概念,知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外部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 交点是三角形的直角顶点.

解答: 解: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

A. 100 B. 40 C. 100或40 D. 不能确定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可得,内角为100的角只能是顶角,解答出即可;

解答: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

8.如图,在Rt△ABC中,C=90,它的周长为24,且AB:BC=5:3,则AC的长为()

A. 6 B. 8 C. 10 D. 12

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设AB=5x,BC=3x,求出AC=4x,然后根据周长为24,列出等式5x+3x+4x=24,求出x的值,然后得到AC的长.

解答: 解:设AB=5x,BC=3x,则AC= =4x,

于是5x+3x+4x=24,

9.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BC边上的一点,AD=2DC,BE=EC,若△DBE的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等于( )

A. 4 B. 6 C. 8 D. 10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 如图,作辅助线;首先证明AM=3DN,此为解题的关键性结论;运用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如图,过点A作AMBC,过点D作DN

则AM∥DN;

△AMC∽△DNC,

,而AD=2DC,

AM=3DN(设DN为设BE=EC=,

1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4,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S1+S2的值等于()

A. 2 B. 4 C. 8 D. 16

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根据半圆面积公式结合勾股定理,知S1+S2等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

解答: 解:S1= AC2,S2= BC2,

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

11.三角形的三条 中线 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考点: 三角形的重心.

分析: 运用三角形重心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12.正九边形有 9 条对称轴.

考点: 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 根据正九边形的轴对称性解答即可.

13.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点A、B、C、D都在格点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15 .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如图,观察图形容易发现:直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比较困难,故将其转化为:求矩形MNPQ的面积减去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差,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如图,

SABCD=SMNPQ﹣S△ABM﹣S△BCQ﹣S△CDP﹣S△ADN

14.如图,= 17 .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关于的方程,求出的值即可.

解答: 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5.如图,在△ABC中,C=90,AD是角平分线,点D到AB的距离为7cm,则C D= 7cm .

考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 直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D是BAC的平分线,BCAC,点D到AB的距离为7cm,

16.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等于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等边 三角形.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角的度数,然后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 解:∵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等于60,且三角之和为180,

第三个角的度数=180﹣60﹣60=60,

希望这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中练习题,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