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用字母表示数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用字母表示数测试题及答案
◆随堂检测
1、张刚每天上学时间为2小时,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s千米,则他上学的速度为 千米/时。
2、某实验中学初三年级12个班中共有团员a人,则初三年级平均每班团员数为 人。
3、一张贺卡的价格为2元/个,教师节小明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买了 张贺卡送给老师,则小明一共花去 元钱。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m,宽是 acm,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5、如图所示,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典例分析
例:(1)买一副羽毛球拍需要m元,买一副乒乓球板需要n元,则买6副羽毛球拍和8副乒乓球板共需要_______元。
(2)小李栽下1.8米高的小树苗,以后每年长0.3米,则t年后的树增高了_____米。
解:(1)买6副羽毛球拍和8副乒乓球板共需要(6m+8n)元。
(2) t年后的树增高了0.3t。
评析:本例是一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如例(1)中单价 数量=总价,例(2)中每年长0.3米,则t年后的树增高了0.3的t倍,即0.3t。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飞机每小时飞行a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b千米,飞机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_______倍。
2、温度由t℃下降3℃后是_____________℃。
3、回收废纸用于造纸可以节约木材。根据专家估计,每回收一吨废纸可以节约3立方米木材,那么回收 吨废纸可以节约 立方米木材。
4、你能很快计算出 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考察个位为5的自然数的平方,任意一个个位为5的自然数都可以写成10n+5的形式,于是原题即求 的值。N为自然数,分析n=1,n=2,n=3,这些简单情况,从中探索其规律,并归纳、猜想出结论。(1)通过计算、探索规律:
= = =
(2)从(1)小题的结果,归纳、猜想得: =
(3)根据上面的归纳、猜想,请计算出 =
5、在长为 m,宽为 m的一块草坪上修了一条1m宽的笔直小路,则余下草坪的面积可表示为 ;现为了增加美感,把这条小路改为宽恒为1m的弯曲小路(如图),则此时余下草坪的面积为 。
6、观察下列各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35=42-1, 57=62-1, 1113=122-1,
你能从中猜想到什么规律,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表示出来。
7、如图所示,边长为c的大正方形是由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其中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ba),请你用两种方法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
●体验中考
1、(2009年湖南株洲中考题)孔明同学买铅笔 支,每支0.4元,买练习本 本,每本2元.那么他买铅笔和练习本一共花了 元。
2、(2009年湖北恩施中考题)某班共有 个学生,其中女生人数占45%,用代数式表示该班的男生人数是________。
3、(2009年湖南邵阳中考题)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猪肉价格下降了30%,设原来的猪肉价格为 元/千克,则现在的猪肉价格为____________元/千克。
4、(2009年云南省中考题)一筐苹果总重 千克,筐本身重 千克,若将苹果平均分成 份,则每份重______千克。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 2、 3、 4、 5、(1) ;(2)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 2、(t3)℃ 3、3a 4、(1) , , ;(2) (3) 5、(a)(aba)m2,(b)(aba)m2
6、
7、c2,
●体验中考
1、
2、55%
3、 (或 或 )
高三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4
高三数学抛物线的几何性质1
高三数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3
高三数学空间中的距离2
高三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
高三数学空间中的角3
高三数学极限小结与复习1
高三(上)数学巩固练习2
高三数学空间中的距离1
高三数学解斜三角形及应用
高三数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1
高三数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doc
高三数学函数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doc
高三数学数列的极限2
高三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2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高三数学空间中的角1
高三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高三数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4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
高三数学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高三数学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
高三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3
高三数学曲线的参数方程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小结2
高三数学极限小结与复习2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doc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