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初一数学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二元一次方程组
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了解代入法与加减法的共性及个性。
重 点探寻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的方程组的进程。
难 点消元转化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情景设置:
小明买了两份水果,一份是3kg苹果、2kg香蕉,共用去13.2元;另一份是2kg苹果、5kg香蕉,共用去19.8元。设苹果x元/kg,香蕉y元/kg.列出方程。
新课讲解:
列出方程组
1.解方程组
分析:关键的出方程〈1〉中的2y与方程〈2〉中的-2y互为相反数。想象出如果相加两个方程,会是什么结果?
板演:
解:〈1〉+〈2〉得:
4x=6
x=
把x= 代入〈1〉得
+2y=1
解出这个方程,得
y=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2.解方程组
通过议一议,让学生都有感觉消去含x或y的项都可以,但哪个更简便?
解:〈1〉 3,得
15x-6y=12 〈3〉
〈2〉 2,得
4x-6y=-10 〈4〉
〈3〉-〈4〉,得
11x=22
x=2
将x=2代入〈1〉,得
5 2-2y=4
y=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加减消元法:把方程组的两个防城(或先作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练一练:
解方程组
小结:
加减消元法关键是如何消元,化二元为一元。
先观察后确定消元。
教学素材:
A组题: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4)
(5)
B组题: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你能解下面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吗?
(1)
(2)
学生读题,议一议
学生想一想,如感到困难则看道简单题。
由学生观察,如何求出x,y的值,学生再讨论。
试一试。学生口述。
老师板演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再观察,议一议
①消去哪个未知数
②怎样消去?
P112 1(1)(2)(3)(4)
作业习题11.3 P112 1(3)(4) 3 , 4
板 书 设 计
方程组 解方程组
(1)
(2)
(3)
教 学 后 记
初三下册数学第26章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初三下册数学第25章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年级数学专项练习题:两位数除三位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
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知识点:第三节
2016中考数学复习试题(带答案)
2016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必做试题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初三下册数学第27章
初三下册数学第26章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2016年中考数学高分秘诀的了解
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比例教学计划:解比例
2016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注重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6章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课时)
2016年高考数学超详细复习攻略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乘除混合运算》
六年级比例教学计划:解比例练习课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知识点:第26章
盘点2016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万能解题方法
初一年级数学下册辅导练习(同底数幂的除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辅导练习之单项式乘单项式
中考数学复习常见的误区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知识点:第二节
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训练题(苏教版)
高考数学怎样得高分
2016年中考数学各题型的拿分方法
六年级比例教学计划格式:比例的基本性质
数学2016高考二轮复习三角函数易错知识要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辅导练习之同底数幂的乘法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同步检测题:第27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