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平移和旋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及变换特征,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物体平移的格数。3、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合作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初步能判断物体平移或旋转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一、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经验

(把教具摆在桌子上)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今天班级中来了很多的老师。

师:看到这么多的听课老师,你想给她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吗,老师相信你们今天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的。还有谁想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2:今天在老师的桌子上出现了很多的东西。

师: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为了奖励同学们这个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我们来做个猜词游戏,愿意吗? 愿意的话就请听好游戏的规则:首先请一位同学根据老师出示的词语作

出相应的动作,个个小组分别来猜,看看哪组的同学能根据他的动作猜出词语,那组猜出的词语多,那组就可以赢得一枚智慧星,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的同学最棒。

师:分别出示方向盘、拉拉锁电风扇、升旗、风车、气管子词语。

生:分别猜出这些词语。

二、观察比较,深刻感知现象

师:同学们可真棒啊,这些词语都没有把你们难道,现在我宣布所有的小组下课后都会得到一枚智慧星。让我们再接再厉,再来观察一下,刚才的物体,他的运动方式和老师现在展示给你们看的是否一样。(出示小车的运动)谁来说一说,他和谁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

生:我觉得和打气、拉拉锁、升旗是一样的。

师:你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强。那通过你们的观察,你发现小车是怎样运动的?

生:小车是在轨道上向前跑的。

师:说得很完整!小车是像有些喝醉酒的人骑自行车那样在公路上横冲直撞、歪歪扭扭的向前跑的吗?

生(笑着饶有趣味地说):不是,小车是沿着轨道朝着一定的方向往前跑的。

师:你说的可真好,那大家看看我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的?(是弯弯曲曲的吗?)同学们的观察可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一下电风扇。

师:谁能说说电风扇的风叶是怎样运动的?

生(边做动作边说):电风扇是绕着那个固定的点不停旋转的。(教师抓住旋转并板书。)

师:你们感觉小车与电风扇的风叶运动方式相同吗?

师:既然不一样你们能为他们分一分类吗?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分呢?能不能说一说你分类的理由。他的说法你们同意吗?

生:风车、方向盘、电风扇的风叶的运动可以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旋转的。小车、拉拉锁、气管子归为一类,他们都是沿着轨道运动的(边说边用动作表示)。

师: 正向同学们所说的这样,我们可以把拉拉锁、升旗、气管子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像电风扇、方向盘、风车这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点做圆圈的就叫做旋转。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中的知识。(完成板书,读课题)

现在老师就来做个动作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什么运动?看看谁最厉害。(师开着小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突然间车转弯了)(再重复一遍小车平移)谁来说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我认为第一次不是平移,第二次是平移。因为我觉得第一次的运动和前面的升旗,拉拉锁的运动方式不太一样。而第二次的运动是一样的,所以他是平移。

师: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不但说出了你的发现还说出了你的看法,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那他说的理由你们接受吗?现在, 谁能来说一说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觉得平移的特征是什么?

生:我觉得平移应该是沿着一条直线在做运动,它的方向不能改变。

生:我也同意他的看法

师小结:你们说的可真好,平移时物体必须沿着直线运动,而且本身的方向不能改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运动是平移和旋转的,仔细想一想,看看你能不能找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生:窗帘的运动是平移(边说边做动作)。

师:它不仅在说,而且手还在动,这样就非常好。

生:数学书上的夹子,把它往上推动或往下推动时,它的运动是平移。

生:妈妈买回来的陀螺玩具,运动起来是旋转的。

师:你们真是个细心的观察者,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真棒。

生:公园里的转转马是做旋转运动。

生:踏自行车时,车轮的运动是旋转的。

生:我们玩的风车的运动是旋转的。

生:当我们在打滑梯时,身体是在做平移运动。

......

师:谢谢你们让我见识不少,有些例子我还真是没想到。

师:现在了老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平移运动、什么是旋转运动,然后你来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稍停片刻后,学生睁开眼睛,老师巡视,挑选几个同学上去表演。)

三、深化探究, 建立数学模型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老师打算送给你们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藏在你们的书桌里,大家可以把他拿出来了。(每人一艘纸板剪的船)

师:你们喜欢这个礼物吗?我送你们的礼物虽小,可别小看这小小地礼物,它可以带我们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智慧岛进一步研究研究平移吧。看,我们的船从港口出发了!

师:(演示船的平移)我们的船在做什么运动?朝哪个方向平移?再引导:在平面图形上我们通常要用上、下、左、右这样的词来表示方位,让学生重新说一遍。)

师: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在这幅图上船向左平移了多远,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用格尺量、用绳子量、数格子等。

师:你们得办法可真多啊,可是这些办法中老师觉得数格子的办法最好,因为要用尺子量的话,每个学生都要到这幅图上来量很不方便,而用数格子的方法, 学生们坐在下面就能操作,现在我们就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弄清船到底向左平移了几个格?

师:(再次演示船的平移)如果现在有人问你这个船是怎样平移的,你该如何说啊?

生:这个船在向右平移,平移的距离是4格。(学生可能会说向前,老师给予肯定。再引导:在平面图形上我们通常要用上、下、左、右这样的词来表示方位,让学生重新说一遍。)

师: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下吗? (让学生连起来说成这个船向右平移了4格)谁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不对,我认为小船应该是向右平移了7格。

师:那到底是几格呢?就让它(指小船卡片)带着我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吧!首先看你们手中的表格,自己先按照表格的要求去思考一下,做一做,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看谁能最先找出正确的答案,并且告诉老师,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四人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来介绍介绍你们的想法?让学生到黑板前演示。

生:我是用小船放在图上,每移动一格数一次,一共是移动了7格。

生:我是看船头的一点,认准这点,数出这点移动几格就是几格。一共是7格。

生:我是看船帆,数出船帆也是移动了7格。

生:我是先数出平移前后两船中间的间隔,再加上一个船所占的格数是4格,合起来也是7格。

师:多么好的方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生: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我是算出平移前后两艘船头尾所占总格数扣掉一艘船的格数,我也算出了7格。

师:你们实在太让我惊讶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两种方法呢!谢谢你们又让我学会了新的方法。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看面,有的看边,有的看点,还有的数间隔,但结果都怎么样?生:一样。

师:也就是说物体平移时每一点的移动距离是一样的,我们只要确定一个面、线或点,数出这个面、线或点前后平移多少格,整个物体就是平移了多少格。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现在已经对平移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

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掌握的本领去解决问题吧!小房图和火箭图都说自己平移的格数多,争吵得不可开交,你们来帮帮它们

师(回到小房图和小火箭图):这里的小房子和小火箭是在纸上平移的,现实中的火箭会平移吗?

生:会。

师:火箭会平移是肯定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就不会有神州五号和神州六号了。但是,房子在现实中会平移吗?

生(异口同声的肯定回答):不会。

师:今天,老师就让你去见识一下。(出示上海音乐厅平移前后4幅图)沐浴了74年风雨的上海音乐厅,经过一年的时间向东南方向蹒跚行走了66.46米,成功平移!事实上现在的科技已经可以让我们的房子平移了。形象地说,楼房搬家,就是在楼房下面安上轨道,因为平移时每一点的移动距离是一样的,因此,楼房就可以像火车一样在轨道上运行。你感觉怎么样!(惊讶!特别佩服!)

师:还有比这更神奇的呢!(图片展示,这是全球首座全幢旋转住宅,这幢大楼位于南美国家巴西南部,楼高十一层,每层均可独立地三百六十度旋转,让大厦的住客可以从每个角度,浏览全市风景,更令人叫绝的是:住户可自行决定房子的旋转与否,而且可调旋转速度和方向,如果房子以最低速度旋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小时,住客甚至不会感觉到自己的房子正在旋转) 生:哇塞,哇

师:感觉现在的科技怎么样?那谁能来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知道了什么样的运动叫做平移和旋转,还学会了用平移来解决一些问题,还了解了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真的让我们太向往了,希望我长大以后可以去亲自看一看。

师:平移和旋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游乐场的游乐器械的旋转和平移给我们带来了刺激和欢乐;交通工具的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还有今天老师展示给你们的这两例让人叹为观止的设计,更让人难以忘怀,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创造奇迹。

师: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已经响了,真让人亦犹未尽,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用书上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