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余弦相互关系的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并能利用它们及其变形公式解答一些基本问题;
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提出猜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结构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重点;而公式的应用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投影)问: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图6-13)
①ca,cb
答:(1)边的关系:②a+bc,
③a2+b2=c2.
(2)角的关系:B=90.
(3)边角关系:sinA=a/c,cosA=b/c,
教师归纳指出:由此可见,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由于三边之间,两个锐角之间和边角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而正弦和余弦又是表示直角边和斜边的比值,因此自然要问:正弦和余弦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
高二数学函数的极值与导数4
高二数学相关性教案
高二数学三阶行列式4
高二数学函数的极值
高二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
高二数学曲线的轨迹方程的求法
高二数学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及导数的运算法则1
高二数学椭圆与双曲线
高二数学课题合情推理
高二数学流程图复习课
高二数学数列极限
高二数学算法的基本思想
高二数学数列的概念与公式
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复习
高二数学函数的性质1
高二数学生活中的优化问题1
高二数学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
高二数学函数奇偶性的认知与延伸
高二数学棱柱、棱锥、球
高二数学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
高二数学导数与导函数的概念
高二数学抽样方法和正态分布
高二数学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4
高二数学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高二数学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作用1
高二数学函数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
高二数学生活中的优化问题2
高二数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二数学诱导公式4
高二数学简单几何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