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
2、会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例1是从现实问题中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引例 (将作业题第3题作为引例)
给你长8m的铝合金条,设问:
①你能用它制成一矩形窗框吗?
②怎样设计,窗框的透光面积最大?
③如何验证?
二、观察分析,研究问题
演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当矩形的一边变化时,另一边和面积也随之改变。深入探究如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米,则另一边长为(4-x)米,再设面积为ym2,则它们的函数关系式为
高一数学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3
样本分析
算法初步复习2
逻辑关联词2
角的概念与弧度制习题课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2
高一数学第二章复习之位置关系
正余弦的诱导公式2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直线方程复习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算法初步复习7
子集全集补集2
算法初步复习6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1
算法初步复习3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
高一数学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
立体几何序言课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
程序框图1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2
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3
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1
高一数学二倍角的正余弦、正切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