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收藏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从生活中实例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知道位似图形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相似图形;
2.能够利用位似图形选择恰当的方法将一个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能够利用图形中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画图实践,体验分类讨论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画位似图形,在学习和运用中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进一步养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位似图形的概念能利用位似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难点:理解位似图形的概念能利用位似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归纳的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归纳出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一般步骤。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回顾并引入新课
【师】相似图形的定义是什么?
【生】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师】在这些相似图形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类相似的图形。例如,放映幻灯时,通过光源,把幻灯片上的图象放大到屏幕上。在照相馆中,摄影师通过照相机,把人物的影像缩小在底片上。
正态分布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二)课件ppt
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课件人教A版(选修2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三)课件ppt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课件人教A版(选修2
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二)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1.2.1排列(三)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2.4正态分布(二)课件人教A版(选修2
正态分布课件ppt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3)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选修2
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课件
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课件
2.2.1条件概率(二)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二)课件人教A版(选修2
1.1.3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三)课件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一)课件人教A版(选修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复习课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排列》课件ppt(选修2
2.2.1条件概率(一)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5)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一)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1.2.2组合(二)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1.1.2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二)课件(选修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1.3.1二项式定理(一)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
1.1.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课件人教A版(选修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