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收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直线和圆交点个数来确定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了解切线,割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求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并提炼出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知识的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从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体会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感受数学中的美感。
【重点】
⑴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⑵会正确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
会正确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回答问题:如果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
请你用d与r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示点P与⊙O的位置关系。
(二)自主探究
1、操作:请你画一个圆,上、下移动直尺。
思考:在移动过程中它们的位置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描述这种变化。
讨论:①通过上述操作说出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②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有何变化?
高二数学循环语句2
高二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解法
高二数学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3
高二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3
高二数学汽车行使的路程
高二数学上册考试说明
高二数学循环语句1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4
高二数学上册第三章复习2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5
高二数学偶然与必然思想
高二数学向量的加法1
高二数学向量数乘运算2
高二数学概率的意义2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高二数学不等式证明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及应用
高二数学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数量积2
高二数学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4
高二数学向量的加法2
高二数学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高二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3
高二数学循环语句3
高二数学解斜三角形的应用与举例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数量积1
高二数学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