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第一课时 过三点的圆
(一)学习活动设计:
(二)学习载体设计:
(1)实践:(a)过一点A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
(b)过两个点A、B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发现新问题).
(2)实验:应用电脑动画,使学生观察、发现新问题.
(3)作图:已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已知点A、B、C(如图)
求作:⊙O,使它经过点A、B、C.
(4)应用和拓展:给弧找圆心、三角形的外接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点能否作圆,什么情况下能?什么情况下不能?
(三)学生交流、师生对话活动设计:
学生交流与师生对话,在上课之前无法确定,要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需要,但在两处必须要进行:(1)在实践(或实验)中发现的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活动
确定圆的个数
1、如图1,直线上两个不同点A、B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一个圆;如图2,直线上三个不同点A、B、C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三个圆;那么直线上n个不同点A1、A2、A3An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2、如图4,直线上n个不同点A1、A2、A3An和直线外两个不同的点P、Q,则这(n+2)个点最多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3、如图5,在⊙O上的n个不同点A1、A2、A3An和P,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参考答案:
1、可以确定 个圆;
2、分类求解
(1)取P点和直线上两个点,一共可以确定 个圆;
(2)取Q 点和直线上两个点,一共可以确定 个圆;
(3)取P 、Q 两点和直线上一个点,一共n个圆;
最多可以确定 个圆.
3、可以确定 个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成反比例的量》12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缩放》第二学期教学反思(数学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优秀教学反思
做数学之魔牌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优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学期《观察与探究》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12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缩放》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课后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后记)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第十二册教学反思(教后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第二学期教学反思
交集和并集---数学故事阅读初高中数学系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2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画一画》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第十二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12册
人教版《圆柱的体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教学反思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变化的量》教学反思第二学期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学期春季《反比例》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