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周长、弧长公式;
2、通过弧长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4、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弧长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弧长公式.
教学活动设计:
(一)复习(圆周长)
已知⊙O半径为R,⊙O的周长C是多少?
C=2R
这里=3.14159,这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叫做圆周率.
由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常遇到有关弧的长度计算,那么怎样求一段弧的长度呢?
提出新问题:已知⊙O半径为R,求n圆心角所对弧长.
(二)探究新问题、归纳结论
教师组织学生探讨(因为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研究得到公式).
研究步骤:
(1)圆周长C=2
(2)1圆心角所对弧长= ;
(3)n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1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n倍;
(4)n圆心角所对弧长= .
归纳结论:若设⊙O半径为R, n圆心角所对弧长l,则
(弧长公式)
(三)理解公式、区分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在应用弧长公式 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n的意义.n表示1圆心角的倍数,它是不带单位的;
(2)公式可以理解记忆(即按照上面推导过程记忆);
(3)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也不一定是等孤,而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可能是等弧.
(四)初步应用
例1、已知:如图,圆环的外圆周长C1=250cm,内圆周长C2=150cm,求圆环的宽度d (精确到1mm).
分析:(1)圆环的宽度与同心圆半径有什么关系?
(2)已知周长怎样求半径?
(学生独立完成)
解:设外圆的半径为R1,内圆的半径为R2,则
d= .
∵ , ,
(cm)
例2,弯制管道时,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图所示管道的展直长度L(单位:mm,精确到1mm)
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解:由弧长公式,得
(mm)
所要求的展直长度
L (mm)
答:管道的展直长度为2970mm.
课堂练习:P176练习1、4题.
(五)总结
知识:圆周长、弧长公式;圆周率概念;
能力: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弧长公式的记忆方法;初步应用弧长公式解决问题.
(六)作业 教材P176练习2、3;P186习题3.
圆周长、弧长(二)
教学目标:
1、应用圆周长、弧长公式综合圆的有关知识解答问题;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数学模型的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弧长公式解有关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活动设计:
(一)灵活运用弧长公式
例1、填空:
(1)半径为3cm,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cm;
(2)已知圆心角为150,所对的弧长为20,则圆的半径为_______;
(3)已知半径为3,则弧长为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在弧长公式中l、n、R知二求一.)
答案:(1)2(3)60.
说明:使学生灵活运用公式,为综合题目作准备.
练习:P196练习第1题
(二)综合应用题
例2、如图,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直径分别为0.65m和0.24m.(1)求皮带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如果小轮每分转750转,求大轮每分约转多少转.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分析:(1)皮带长包括哪几部分(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2)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给我们解决此题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
(3)AB、CD与⊙O1、⊙O2具有什么位置关系?AB与CD具有什么数量关系?根据是什么?(AB与CD是⊙O1与⊙O2的公切线,AB=CD,根据的是两圆外公切线长相等.)
(4)如何求每一部分的长?
这里给学生考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解:(1)作过切点的半径O1A、O1D、O2B、O2C,作O2EO1A,垂足为E.
∵O1O2=2.1, , ,
,
(m)
∵ , ,
的长l1 (m).
∵, 的长(m).
皮带长l=l1+l2+2AB=5.62(m).
(2)设大轮每分钟转数为n,则
, (转)
答:皮带长约5.63m,大轮每分钟约转277转.
说明:通过本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弧长公式的应用,求两圆公切线的方法和计算能力.
巩固练习:P196练习2、3题.
探究活动
钢管捆扎问题
已知由若干根钢管的外直径均为d,想用一根金属带紧密地捆在一起,求金属带的长度.
请根据下列特殊情况,找出规律,并加以证明.
提示:设钢管的根数为n,金属带的长度为Ln如图:
当n=2时,L2=(+2)d.
当n=3时,L3=(+3)d.
当n=4时,L4=(+4)d.
当n=5时,L5=(+5)d.
当n=6时,L6=(+6)d.
当n=7时,L7=(+6)d.
当n=8时,L8=(+7)d.
猜测:若最外层有n根钢管,两两相邻接排列成一个向外凸的圈,相邻两圆是切,则金属带的长度为L=(+n)d.
证明略.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课件 教案 归纳整合 章末质量评估)(打包4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课件 跟踪检测(6份)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PPT课件 活页练习)3.3-3.4
2016人教B版必修1《章末归纳整合》(PPT课件 活页练习)
2016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 第二章《函数》(课件 教学案)(2.1.1-2.1.3)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PPT课件 活页练习)2.1.1-2.1.4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1.1.4-1.1.7(教案 学案 课件 章末练习题)(15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3.2.1-3.2.2(7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集合》课件 跟踪检测(10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课件 教案 归纳整合 章末质量评估)(打包6份)
高中数学人教版B版必修2章末优化课件打包下载(4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2.2(7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2.1(6份)
高中数学人教版B版必修2全册课件打包下载1.2.1-1.2.3(5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4《函数的应用》(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6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2.3.1-2.3.2(教案 学案 课件)(11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1《指数函数》课件 跟踪检测(8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名校学案章末复习课件(3份)
高中数学人教版B版必修2全册课件打包下载1.1.1-1.1.7(7份)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PPT课件 活页练习)1.1.1-1.2.2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1.1.1-1.1.3(教案 学案 课件)(7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2.4.1-2.4.2(教案 学案 课件 章末练习题)(14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2.3.3-2.3.4(教案 学案 课件)(17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3.1.1-3.1.2(7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4《函数的应用》(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6份)
高中数学人教版B版必修2全册课件打包下载2.1.1-2.2.4(8份)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PPT课件 活页练习)3.1.1-3.2.1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1.1-2.1.2(10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3.1《函数与方程》课件 跟踪检测(4份)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PPT课件 活页练习)2.2.1-2.4.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