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1.本小节运用正弦、余弦、正切的和角公式,推导出它们对应的倍角公式以及公式C2的两种变形.然后是公式的应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进行求值、化简与恒等式证明;二是解决本章开始(引言和章头图)中提出的问题;三是通过例题介绍正弦、余弦、正切的半角公式(用平方形式给出)以及一部分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通过练习介绍另一部分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
2.通过本小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能正确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与恒等式证明(包括引出半角、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但不要求记忆).通过倍角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和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本小节的重点是正弦、余弦、正切的倍角公式以及公式C2的两种变形cos2=2cos2-1及cos2=1-2sin2(不要求记住公式
过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的综合运用.讲清倍角公式与和角公式的关系,以及公式C2的三种等价形式,是学好本小节的关键.
4.(1)在正弦、余弦、正切的和角公式中,令两角相等,就得到对应的倍角公式.由此可知,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
公式S2,C2中,角可以为任意角;但公式T2只有当
的值是存在的,这时求tan2的值可利用诱导公式,即
讲倍角公式时还要注意,在一般情况下,sin22sin,例如
样应该让学生知道,在一般情况下,cos22cos,tan22tan至于当且仅当取什么值时这两个等式分别成立,涉及到解三角方程,不要求学生研究.
(2)倍角公式不仅可运用于将2作为的2倍的情况,还可以运用
练地运用倍角公式,必须使他们熟悉什么样的两个角成2倍关系(指成1∶2或2∶1的关系),配合做足够数量的习题巩固.通常在运用倍角公式对半角的三角函数进行变换时,学生会发生困
等.教学时,应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3)倍角公式与和(差)角公式的内在联系如下:
5.(1)例1是倍角公式的直接运用.在由sin求cos时,由于运用了公式cos2=1-sin2,所以要根据角终边所在象限来确定取哪一个平方根.这道例题告诉学生,如果已知sin,cos,tan这三个值中的一个以及角终边所在象限,那么不仅可求出其余两个值,还可以求出sin2,cos2,tan2这三个值.
(2)例2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及逆用倍角公式的一道证明题.例3要难一些,除了要运用上述公式外,还要运用诱导公式及逆用和角公式,目的是进行综合训练.在例3和例4之间,教科书及时地解决了本章开始所提的问题.将这一实际问题的结论进行延伸,可知在一个圆的所有内接矩形中,以内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教学时务必作这一延伸,并把结论归入正方形的性质之中.
(3)例4的目的是引出半角公式.鉴于由倍角公式得出
有两个值).教科书采纳了这种观点,在例4中只引出了半角公式的平方
(4)例5的目的是引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这组公式共有42=8个.全部写上当然是引出只写上其中2个(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中各取出其第一个),把其余6个放在练习题中,也可以说是引出.教科书采取的就是后一种思路.这8个公式也都不要求学生记忆.
在本小节的习题4.7中,不配备运用半角公式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的题目.本章教学时间较紧,希望在教学中不要补充.
6.对于习题4.7的第4题,可提示学生:已知条件给出了x,y
公式求得x=(1+sin2)2,y=(1-sin2)2后,要根据1+sin20,1-sin20来确定平方根.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学生不难理解|sin21的事实.
《左、右》教案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
数的组成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数学二上教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
8和9的认识及加减法小学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5的认识及书写名师推荐教案设计
数一数精品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优秀教案读数写数2012
用数学巩固练习课
人教版2013-2014小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练习课一则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型
整理和复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习题
十几减6教案设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第一单元
小学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实践环节
几和第几第三单元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实录
第二课时图形的拼组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2013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教案设计
十几减8教案设计
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优秀教案及反思案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