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古典概型的特点:
①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
②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2、练习:P131第1、2题;P132第2、3题。
老师: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以用列举法而求得。列举法就是把要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二、新知讲解:
例1、如图:计算机扫雷游戏,在99个小方格中,随机埋藏着10个地雷,每个小方格只有1个地雷,小王开始随机踩一个小方格,标号为3,在3的周围的正方形中有3个地雷,我们把他的去域记为A区,A区外记为B区,,下一步小王应该踩在A区还是B区?
分析:首先要弄清游戏的规则;其次,求两个概率,要研究它们是否符合古典概率的两要素
解:(略)
例2、掷两枚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下。
分析:先让学生自己实验,自然会引出下列问题:同时掷两枚硬币和先后掷两枚硬币,这种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相同吗?答案是:在本题中这两种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是一样的。
练习:P134第1、2题。
三、归纳总结:
(一)等可能性事件的两个的特征:
1.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
2、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二)列举法求概率.
1.有时一一列举出的情况数目很大,此时需要考虑如何去排除不合理的情况,尽可能减少列举的问题可能解的数目.
2.利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关键在于正确列举出试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而列举的方法通常有直接分类列举、列表、画树形图(下课时将学习)等.
四、课后巩固:《课本》P13习题25.2复习巩固1、2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巩固古典概型问题的计算方法和在游戏中的应用,所以开始时简要回顾上节课有关知识,尽量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据情况点评。
例1为扫雷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让学生自学,教师帮助分析点拨并稍作拓展延伸,以激发兴趣,提高分析能力。本节课完成效果很好。
人教版五年级应用题试卷专项检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人民币时间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卷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数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趣味填空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归纳:绝对值与相反数
针对初中数学百科知识:圆与弧的公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题
初中年级数学知识点:概率的求解方法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卷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点: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扇形计算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考试卷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因式分解
最新九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第四单元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一做就错型
初中年级数学知识点:垂线的性质
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综合测试题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概率
数学百科知识:相交线的相关定义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一元一次方程与应用问题及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应用练习题
2015初一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复习:有理数加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