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探究,掌握求解析式的方法。
2、能灵活的根据条件恰当地选取选择解析式,体会二次函数解析式之间的转化。
3、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 例题精析
1、一般地,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所以,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例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1,0),(-1,-4)和(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小结:此题是典型的根据三点坐标求其解析式,关键是:(1)熟悉待定系数法;(2)点在函数图象上时,点的坐标满足此函数的解析式;(3)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二次函数y=ax2+bx+c用配方法可化成:y=a(x+h)2+k,顶点是(-h,k)。配方: y=ax2+bx+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x+)2+。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 h=-,k=, 所以,我们把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例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且当x=1时,y有最小值-1,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小结:此题利用顶点式求解较易,用一般式也可以求出,但仍要利用顶点坐标公式。请大家试一试,比较它们的优劣。
3、一般地,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ax2+bx+c=0的解;当二次函数y=ax2+bx+c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方程ax2+bx+c=0的解,这一结论反映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所以,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选用二次函数的交点式:y=a(x-x1)(x-x2),其中x1 ,x2 为两交点的横坐标。
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x1=-3,x2=1,且与y轴交点为(0,-3),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
二、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了点A(0,-1),B(1,0),C(-1,2);
(2)已知抛物线顶点P(-1,-8),且过点A(0,-6);
(3)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1,0),B(3,0),C(4,10);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4,-3),并且当x=3时有最大值4;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且过(1,1);
(6)已知抛物线顶点(1,16),且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间的距离为8;
2、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3,它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A、C的坐标分别是(8,0)(0,4),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总结反思 突破重点
1、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_______________ 0)
(2)顶点式:_______________ 0)
(3)交点式:_______________ 0)
2、本节课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解析式形式,要让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并由此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并能结合图象分析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1)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为一般式y=ax2+bx+c形式。(2)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与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为顶点式y=a(x-h)2+k形式。(3)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或交点横坐标时,通常设为两根式y=a(x-x1)(x-x2)。
四、布置作业 拓展升华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0),(1,2),(-1,-4)三点,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是(-1,2),且经过(1,-3),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二次函数y=x2+px+q的图象的顶点是(5,-2),那么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A(0,-5),B(5,0)两点,它的对称轴为直线x=2,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5、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2,0)(-1,0)与y轴交点是(0,-1),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6、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为-1和3,与y轴的交点C的纵坐标为3,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7、 已知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且对称轴方程为x=1,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8、已知一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是A(-2,0)、B(1,0),且经过点C(2,8),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OB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OB=90,AO=BO,点A的坐标为(-3,1)。
(1)求点B的坐标。
(2)求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称点为B1,求AB1B的面积。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 观察物体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数一数》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捉迷藏》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动手做(一)》优秀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从“算术”到“方程”——读《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5.3 青蛙吃虫子》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数一数》优秀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用心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复习)》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买松果)》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 加与减(一)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买铅笔》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5.2 买松果》教案教学设计
面向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研讨心得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加与减(二)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数花生》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看一看(一)》导学案教学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文章 小学数学练习题片段分析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小兔请客)》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练习一》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收玉米)》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3.3 数豆子》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5.7 练习三)》优秀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