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按照要求做出简单的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继续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形上各点的旋转角度相同; B.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
C.由旋转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以由平移得到; D.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如图,是△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0所得的。则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A的对应角是______。B的对应角是______。旋转中心是点_____。旋转的角度是 ____。
3.通过观察上面图形的旋转,你能发现图形的旋转哪些基本性质吗?
归纳:①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
②对应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一对对应点与_________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
④图形的旋转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
(二)、新知学习:
1、自学教材P57例题,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写出画法,写出理由。
2、交流探讨。
3、练习:①画出△AB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1B1C1
②△ABC绕点D顺时针旋转后的图形为△A1B1C1,找出旋转中心点D。
苏教版数学一上《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6、7的数数和认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一上《练习二》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练习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练习三》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一上《比大小、轻重》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练习七》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分与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分一分》教学设计5
苏教版数学一上《比一比》教学方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6-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8、7加几》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几和第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4
苏教版数学一上《和是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数学二下《不连续进位乘》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4
苏教版数学一上《几和第几》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一上《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