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
2.能运用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和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探索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知识要点:
1、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A,B
△ABC∽△ABC
2、基本图形
(1)如图甲,若DE∥BC,则△ADE∽△ABC.
(2)如图乙,若AC∥DB,则△AOC∽△BOD.
3、常见图形
(1)如图1,若AED=B,则△ADE∽△ACB;
(2)如图2,若ACD=B,则△ACD∽△ABC;
(3)如图3,若BAC=90,ADBC,则△ABC∽△DBA∽△DAC.
重要方法:
1、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识别三角形相似的常用思路:
(1)当条件中有平行线时,找两对对应角相等;
(2)当条件中有一对相等的角(对顶角或公共角)时,可考虑再找一对相等的角;
(3)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找顶角相等或找一对底角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如图,在方格图中△ABC,DE∥BC,问:△ADE∽△ABC吗?说明理由.
2、如图2,A、B、C、D、E、F、G都在小方格的的顶点上,问:DE∥BC∥FG吗?
△ADE∽△ABC∽△AFG?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合作学习:
如图4-14,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E∥BC.则△ADE与△ABC相似吗?
议一议:这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是否相等?
量一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它们是否对应成比例?
追问:若点D、E分别在AB、AC的反向延长线上,△ADE与△ABC是否还相似呢?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定理的几何语言表述:
∵DE∥BC
△ADE∽△ABC
2、结合预备定理探求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一
判定定理一: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由学生根据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
已知:在△ABC 和△ABC中, A,B
求证:△ABC∽△ABC
分析:要证两个三角形相似,
目前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三角形相似的定义,(显然条件不具备);另一个是上面学习的利用平行线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为了使用它,就必须创造具备定理的基本图形的条件。怎样创造呢?(即怎样把小的三角形移动到大的三角形上)
证明:在△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B, AE=AC,连结DE。
∵ AD=AB,A,AE=AC
ADE≌ABC,
ADE=B,
又∵ B=B,
ADE=B,
DE// BC
ADE∽ABC
△ABC∽△ABC
判定定理一的几何语言表述:在△ABC和△ABC中
∵A,B
△ABC∽△ABC
3、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例1、已知:ABC和DEF中, A=40,B=80,E=80, F=60.
求证:ABC∽DEF
证明:∵ 在ABC中,A=40,B=80,
C=180A -B =180-40 -80=60
∵ 在DEF中,E=80,F=60
E,F
ABC∽DEF(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例2、一次数学活动课上,为了测量河宽AB,张杰采用了如下方法:从A处沿与AB垂直的直线方向走40m到达C处,插一根标杆,然后沿同方向继续走15m到达D处,再右转90到E,使B,C,E三点恰好在一条直线上,量得DE=20m就可以求出河宽AB你算出结果(要求给出解题过程)
由学生口答过程,教师板书示范,并启发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例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
求证:
ACD∽
ABC∽
CBD
证明: ∵ A,ADC=ACB=90,
ACD∽ABC(两角对应相等,两 三角形相似)
同理 CBD ∽ ABC
ABC∽CBD∽ACD
此结论可以称为母子相似定理,今后可以直接使用.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是BC、AC上的高,AD、BE相交于点F。
(1)求证:AEF∽
(2)图中还有与AEF相似的三角形吗?请一一写出 。
答:有AEF∽ADC∽BEC∽BDF.
2、在ABC中 ,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连结DE,利用所学的知识讨论:当具备怎样的条件时,ADE与 ABC相似? (分两种情况讨论)
1、完成课本课内练习P1081、2
2.完成课本作业题P108~1091、2、3、4、5、6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试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想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超常发挥的五个技巧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方程与方程组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相关的角与性质
2016二年级期中数学试卷(青岛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6中考数学一模备考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圆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成都市)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2016学年下册)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找规律
初一数学试卷带答案(2016年下学期)
2016中考数学考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技巧复习指导
2016中考数学辅导提分技巧
教学方法的五个依据
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解题策略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人教版2016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复习做好3方面梳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矩形、菱形
2016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1-5单元)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下学期)16年
一年级数学期中小结认识图形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2016年第二学期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历年模拟真题)
中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一定要及时做好复习笔记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
初三数学期中复习资料之二次函数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