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一、背景说明
这是九年级刚上完二次函数新课后的一堂复习课,本堂课的目的是通过用多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及探索意识.
二、探究与讨论
问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0),在y轴上的截距为3,对称轴是直线x=2,求它的函数解析式.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师: 哪位同学能把解法说一下?
生A: 解: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把(1,0),(0,3)代入,得
a+b+c=0
c=3
又因为对称轴是x=2,所以-b/2a=2
所以得 a+b+c=0
c=3
-b/2a=2
解得 a=1
b=-4
c=3
所以所求 解析式为y=x2-4x+3
师: 两点代入二次函数一般式必定出现不定式,能想到对称轴,从而以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得a,b,c,不错!除此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同学们开始讨论,思考)
生B: 我认为此题可用顶点式,即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2+k,把(1,0),(0,3) 代入,得
a+k=0
4a+k=3
解得 a=1
k=-1
故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2)2-1,即y=x2-4x+3
师: 非常好.那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请大家再思考一下.
(学生沉默一会儿,有人举手发言)
生C: 因为对称轴是直线x=2,在y轴上的截距为3,我认为该二次函数解析式可设为y=ax2-4ax+3,在把(1,0)代入得a-4a+3=0,解得a=1,所以所求解析式为y=x2-4x+3
师: 设得巧妙,这个函数解析式只含一个字母,这给运算带来很大方便,很好,很善于思考.大家再想想看,是否还有其他解题途径.
(学生们又挖空心思地思考起来,终于有一学生打破沉寂)
生D: 由于图象过点(1,0), 对称轴是直线x=2,故得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3,0),所以可用两根式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1)(x-3), 再把(0,3)代入, 得a=1,
所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x-1)(x-3) ,即y=x2-4x+3
(同学们给生D以热烈的掌声)
师: 函数本身与图形是不可分割的,能数形结合,非常不错,用两根式解此题,非常独到.
(至此下课时间快到,原先设计好的三题只完成一题,但看到学生的探索的可爱劲,不能按课前安排完成内容又有何妨呢?)
师: 最后,请同学们想一下,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有: 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
生2:我获得了解题的能力,今后做完一道题目,我会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回顾与反思
1.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我对他们的能力经常低估,在以往的上课过程中,总喋喋不休,深怕讲漏了什么,但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本堂课,我赋予学生较多的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试着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我自己充当了一回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没想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但能用一般式,顶点式解决此题,还能深层挖掘巧妙地用两根式解决此题,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
2.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想了很多.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观、学生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下一代。所以教师应当走下教坛,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交流意见,共同探讨问题。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习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学上进行改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才能把学生从被动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师始终与学生保持着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是无穷尽而活的,只有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真正地理解,巩固知识点,从而运用知识点,即真正知其所以然.今后,我将不断尝试,不断完善自身,使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更有意义.
小升初数学考试数学家斯蒂芬出生年份的试题答案
2016年小升初考试数学常考应用题
数学试题最后一个数除以6的余数是多少的答案
小升初数学试题: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2016年小升初数学填空题汇总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糖果问题
2016年最新版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甲乙做工
最新小升初数学毕业综合试卷
2016苏教版小升初数学考前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观察与探究》教案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高难度题:商品利润应用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题
2016年小升初考试数学模拟题训练
苏教版六下数学第五单元《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二》教案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订购商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16小升初数学模拟卷答案
2016年小升初牛吃草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2016小升初数学整数裂项例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试题小王小李打牌的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抽取游戏》教案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第二课时教案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检测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汽车往返的试题及答案
品读小升初数学综合复习试卷
2016年小升初练习题及答案:立体图形的计算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配》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