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6-04-27 收藏

一、基本情况

本次初三年级数学期末调研卷为区、县联合卷.命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依据,全面考查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大致相当.为更好地指导下学期的复习工作,本次命题参照中考要求,试题注重基础,突出应用,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新颖,呈现方式力求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全卷难度值约为0.7左右.为确保成绩的真实有效,区教研室组织全区集中阅卷,现场登分.

二、考试的数据分析

全区3503人参加考试,均分80.16分(满分120分),优秀率35.94%,及格率67.46%,差分率15.18%;与期中相比进步较大的学校是花园中学,营防中学营防校区,烷基苯中学;退步较大的学校是伯乐中学、新闸中学、南化中学.

三、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分析

第4题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实际应用意义的理解不够,错误相对高一些.

第7题考查学生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学生对直角三角形计算和锐角三角函数意义的理解还有问题.

第8题考查概率的简单应用,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

第12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学生对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图象理解不够.

第14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学生对公理的运用不熟练.

第15题一些学生对题意不理解,造成错误,一些学生是计算错误.

第16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很多学生审题不清,考虑不全面,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

第18题考查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和计算,一些学生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不会计算.

第19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一些学生识图能力差,找不出全等证明的方法,特别是有一些学生没有把角相等的理由写出来.

第20题考查作图和比例关系的有关计算,第一问学生基本能完成,第二问不少学生比例式写的不正确,所以计算错误.

第21题初二学习过相关内容,初三的这段知识还没有学,复习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知识,一部分学生不会做.

第22题考查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应该属于基础题,但得分率却不高,学生没有理清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在试卷中电压用U表示一下,得分率可能要提高.

第23题概率问题,第1问学生大部分能够解决,学生第2问错误多,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

第24题考察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问题较多的出现在第三问,学生不知道选择怎样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第26题考察二次函数的应用,课本上有类似的问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

第27题考察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根据题义选择适当的方法非常重要.

第28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模拟试卷上和上一届期末试卷都有类似的题,第1个问题学生解决较好,2、3问学生计算错误多.

(以上分析由新闸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提供)

四、教学建议

1、狠抓教学规范化要求的落实.教师从备课做起,对课堂讲练的每一道题,都要提前认真规范地做一遍.日常教学、作业、测试中对学生存在的不规范做法,要及时指出纠正.

2、进一步做好分层次教学,开展提优补差工作.教学要进一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关注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利用补课时间,针对问题和不足,强化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让这部分学生真正听懂、学会、练熟,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考试研究.近年中考数学卷中出现较多的新题型,教师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利用机会提早渗透,对学生进行有关训练,使学生能面对陌生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的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得分.

4、加强集体备课.进入复习阶段,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提倡备课组教师之间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既可以优化教学设计,又能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