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是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一次函数》第13.4节内容 .前面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和一次函数图象(形)的关系,是这两章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强化了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今后研究方程、不等式和函数间的关系及高中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立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2)教学难点:
方程和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二、说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②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操作,在力图提示出方程与图象之间的关系,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提示出方程和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教师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法,及数形结合列举归纳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类比法.
2、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采用学生操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和思考,结合新旧知识的联系,自主探索出方程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同时也建立了数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形函数的图象(直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从而认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有规律地变化着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科学家故事激趣,回顾与思考引入新课
(二)、探索交流
Ⅰ、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探讨
Ⅱ、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探讨
通过想一想, 变一变 ,做一做,议一议等活动得出: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由于函数和方程有以上关系,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图象法解决方程问题,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图象问题.
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新的方法图象法
学生通过看书207页操作
小结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把两个方程都变成函数表达式的形式
(2)、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
(3)、找出交点坐标,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
(三)、应用迁移
Ⅰ、课本P48练习.
Ⅱ、操作:课本P51练习.(展评学生练习)
用图象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在我们平时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大多还用的消元法.但对于我们将来要学习的高次方程、无理方程等的求解,画图象的方法更具一般性.无疑这节的学习为我们的后继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这节课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理解和掌握.
Ⅲ、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交点坐标.
已知两直线l1:y=3x+5和l2:y=-2x+8,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四)、整理反思
本节课我们通过操作思考、探究交流,揭示了二元一次方程和函数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引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同时也建立了数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形函数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五)、课后作业
1、 课本P53、习题13.4 1、(1)、(4)~(6)
2 、补充题:正比例函数y=2x和一次函数y=3x+k交于P(1,m),
求(1)k值; (2)两直线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3、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方程的故事.
(六)、活动与挖究
有一组数同时适合方程x+y=2和x+y=5吗?一次函数y=2-x,y=5-x的图象之间有何关系?你能从中悟出些什么?
结果: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方程组的解与函数图象交点之间的关系:当函数的图象有交点时,说明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有解;当函数的图象(直线)平行即无交点时,说明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反之也成立.
各位老师,以上所说的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老师的灵性发挥而随机生成的。预设效果如何,最终还有待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
2016二年级期中数学试卷(青岛版)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苏教版)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方程与方程组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备考函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四边形的认识随堂检测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含答案)
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解题策略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重难点的七大解题法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超常发挥的五个技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年、月、日
2016年春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北师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3课时同步测试
2016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2016中考数学一模调研试卷(附答案)
2016中考数学一模联考试题(带答案)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复习做好3方面梳理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第四章第1节同步测试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期中数学试卷下学期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16
2016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年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相关的角与性质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下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常见学习方法问题详解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
教学方法的五个依据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一定要及时做好复习笔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