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一、导学目标:
1、学习过程与方法:分解因式法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体现了一种降次思想、转化思想。并了解这种转化思想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2、学习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方程。
二、学案导学:
1、知识回顾
(1)在以前学习的将一个多项式(特别是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它有哪几种分解方法?
(2)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① 3x2-4x ② 4x2-9y2 ③ (2x+1)2+4(2x+1)+4 ④x2-7xy+12y2
(3)在分式化简中,我们用因式分解能简化分式运算,那么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因式分解是否有作用呢?下面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2、导入
问题(1) 在高尔夫球比赛中,其运动员打出的球在空中飞行高度h(m)与打出后飞行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是h = -t
(t-7),经过多少秒钟,球又回落到地面?
3、因式分解法
问题(2)根据物理学案规律,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抛,那么经过x
s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单位:m)为10x-4.9x2,你能根据上述规律求出物体经过多少秒落回地面吗(精确0.01s)?
设物体经过x s落回地面,这时它离地面的高度为0,即 _______________(1)
[思考]除配方法或公式法以外,能否找到更简单的方法解方程(1)?
[讨论]以上解方程(1)的方法是如何使二次方程降为一次的?
4、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例1、解下列方程
(1)x(x-2) +x-2=0 (2)5x2-2x-1/4=x2-2x+3/4
练一练:(1)解下列方程:
(1)x2+x=0 (2)x2+23 x=0 (3)3x2-6x=-3
(4)4 x2-121=0 (5)3x(2x+1)=4x+2 (6) (x-4)2=(5-2x)2
(2)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m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
5、知识巩固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3 x2-5x=0 (2)x(x-3)-4(3-x)=0
(3)(5-x)2-16=0 (4)16(2x-1)2=25(x-2)2
变式题:已知:x2-7xy+12y2=0 (y0),求x:y.
例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4(x-5)2=16 (2)3 x2+2x-3=0
(3) x2+(2+3)x+6=0 (4)(x+3)(x+1)=5
三、知识总结
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学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是学会用转化思想和降次思想解题。
高考数学仿真试题(三)
高三年级数学试题2
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高考数学仿真试题
高考自主招生数学试题
高考数学热身练习一
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高考数学综合训练(1)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考试数学(文理)试卷
高三数学40分钟小测试卷数列
高考数学应试选择题百题训练
高考数学数列与不等式试题选编
高考数学模拟题精编详解第十二套试题
高三年级一月调考数学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高考系列模拟训练数学试题(一)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数学试题
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高三第一学期集合、函数、不等式综合练习
高考数学联考试卷
高三第一次练习数学试卷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一上)
高考数学仿真试题(二)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高三代数综合检测试题(三)
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数学试题
高三年级数学适应性考试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