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
教学目标
1、 经历形成圆的概念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
2、 理解圆的概念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1.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与三角形、四边形一样,圆也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我们并不陌生。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圆的更深入的知识。
2. 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3.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
本节主要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圆的概念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车轮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圆是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图形。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车轮在行走时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圆形的车轮运转起来最平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一个定值。
4. 圆的定义
☆ 议一议 书本P 83 议一议
通过对游戏队形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为下面引出圆的定义做准备。如果单纯考虑队形因素,即只考虑距离对投圈结果的影响,那么排成圆形队形比较公平。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学过圆的概念,书本在此用集合的观点给出了圆的描述性定义。
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其中,定点称为圆心;
定长称为半径的长。
圆O可表示成⊙O。
确定一个圆需要两个要素:一是圆心,二是半径。
5.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想一想 书本P 84 想一想
通过投镖的情境引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上,点在圆外,点在圆内。
点O在圆外,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
点O在圆上,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点O在圆内,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转化为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反过来,也可以通过这种数量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做一做 书本P 85 做一做
让学生再次经历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图形的过程。
6. 讲解例题
例1 《练习册》 P 43 3
分析:通过题目已知的面积,间接得出圆的半径,再通过点与圆心的距离判断点是否在圆上。
7. 随堂练习
8. 书本 P 85 随堂练习 1、2
9. 《练习册》 P 43
10. 小结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1. 作业
书本 P 86 习题3.1 2
12. 教学后记
查字典数学网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辅导练习平行四边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重点中心对称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易错知识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人教版初二数学期中备考模拟试题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2016三年级数学期中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辅导练习一元二次方程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016年下学期初二期中数学试卷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考知识之分式的乘除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重点之中心对称的性质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北师大版)第3章
九年级第一学期寒假生活指导数学答案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知识之矩形
2016初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易错知识点
2016初二年级数学期中《不等式》复习重点
人教版2016学年初二期中数学试题
现实性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价值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重点之勾股定理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期中知识考点复习第一章
2016下学期初二期中数学复习试卷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之分式的基本性质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人教版)
2016下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6年春学期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016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沪教版)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