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难点: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1.书本引例
☆ 想一想 P 125 平移两个圆
利用平移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每一种位置关系都可以先让学生想想应该用什么名称表达。在讲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时,可先让学生探索,老师不要生硬地把答案说出来
☆ 巩固练习 若两圆没有交点,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相离 ;
若两圆有一个交点,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相切 ;
若两圆有两个交点,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 ;
☆ 想一想 书本P 126 想一想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圆与圆相切的性质
☆ 想一想 书本P 127 想一想
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两圆相切的性质:如果两圆相切,那么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这一性质是下面议一议的基础。学生容易看出两圆相切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对称轴,但要说明切点在连心线上则有一定困难。
如果两圆相切,那么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
4.讲解例题
例1.已知⊙ 、⊙ 相交于点A、B,A B = 120,A B = 60, = 6cm。求:(1) A 的度数;2)⊙ 的半径 和⊙ 的半径 。
5.讲解例题
例2.两个同样大小的肥皂泡粘在一起,其剖面如图所示,分隔两个肥皂泡的肥皂膜PQ成一条直线,TP、NP分别为两圆的切线,求TPN的大小。
三、随堂练习
1.书本 P 128 随堂练习
2.《练习册》 P 59
四、小结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两圆的关系。
五、作业
书本 P 130 习题3.9 1
六、教学后记
查字典数学网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三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
如何保持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有感于微信群的互动管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数学教案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导学案
听课随笔 生动有趣的课堂在滋啦声中展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连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等式的性质》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进位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法的估算》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评课稿 ——评数学组一年级刘老师研讨课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估算乘法》数学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