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收藏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
一、选择题
1. (2014无锡,第8题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切线,切点为D,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C,A=30,给出下面3个结论:①AD=CD;②BD=BC;③AB=2B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3 B. 2 C. 1 D. 0
考点: 切线的性质.
分析: 连接OD,CD是⊙O的切线,可得CDOD,由A=30,可以得出ABD=60,△ODB是等边三角形,BDC=30,再结合在直角三角形中30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继而得到结论①②③成立.
解答: 解:如图,连接OD,
∵CD是⊙O的切线,
CDOD,
ODC=90,
又∵A=30,
ABD=60,
△OBD是等边三角形,
DOB=ABD=60,AB=2OB=2OD=2BD.
BDC=30,
BD=BC,②成立;
AB=2BC,③成立;
C,
DA=DC,①成立;
2.(2014四川广安,第10题3分)如图,矩形ABCD的长为6,宽为3,点O1为矩形的中心,⊙O2的半径为1,O1O2AB于点P,O1O2=6.若⊙O2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0,在旋转过程中,⊙O2与矩形的边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一共出现()
A. 3次 B. 4次 C. 5次 D. 6次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根据题意作出图形,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如图:,⊙O2与矩形的边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一共出现4次,
3. (2014益阳,第8题,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第1题图)
A. 1 B. 1或5 C. 3 D. 5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 平移分在y轴的左侧和y轴的右侧两种情况写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当⊙P位于y轴的左侧且与y轴相切时,平移的距离为1;
当⊙P位于y轴的右侧且与y轴相切时,平移的距离为5.
4.(2014年山东泰安,第18题3分)如图,P为⊙O的直径BA延长线上的一点,PC与⊙O相切,切点为C,点D是⊙上一点,连接PD.已知PC=PD=BC.下列结论:
(1)PD与⊙O相切;(2)四边形PCBD是菱形;(3)PO=AB;(4)PDB=120.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分析: (1)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出PCO=90,进而得出△PCO≌△PDO(SSS),即可得出PCO=PDO=90,得出答案即可;
(2)利用(1)所求得出:CPB=BPD,进而求出△CPB≌△DPB(SAS),即可得出答案;
(3)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PCO≌△BCA(ASA),进而得出CO= PO= AB;
(4)利用四边形PCBD是菱形,CPO=30,则DP=DB,则DPB=DBP=30,求出即可.
解:(1)连接CO,DO,
∵PC与⊙O相切,切点为C,PCO=90,
在△PCO和△PDO中, ,△PCO≌△PDO(SSS),PCO=PDO=90,
PD与⊙O相切,故此选项正确;
(2)由(1)得:CPB=BPD,
在△CPB和△DPB中, ,△CPB≌△DPB(SAS),
BC=BD,PC=PD=BC=BD,四边形PCBD是菱形,故此选项正确;
(3)连接AC,
∵PC=CB,CPB=CBP,∵AB是⊙O直径,ACB=90,
在△PCO和△BCA中, ,△PCO≌△BCA(ASA),
AC=CO,AC=CO=AO,COA=60,CPO=30,
CO= PO= AB,PO=AB,故此选项正确;
(4)∵四边形PCBD是菱形,CPO=30,
5.(2014武汉,第10题3分)如图,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交PA,PB于C,D.若⊙O的半径为r,△PCD的周长等于3r,则tanAPB的值是( )
A.1
B.1/2
C.3/5
D.2
考点: 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1)连接OA、OB、OP,延长BO交PA的延长线于点F.利用切线求得CA=CE,DB=DE,PA=PB再得出PA=PB= .利用Rt△BFP∽RT△OAF得出AF= FB,在RT△FBP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再求tanAPB的值即可.
解答: 解:连接OA、OB、OP,延长BO交PA的延长线于点F.
∵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
OAP=OBP=90,CA=CE,DB=DE,PA=PB,
∵△PCD的周长=PC+CE+DE+PD=PC+AC+PD+DB=PA+PB=3r,
PA=PB= .
在Rt△BFP和Rt△OAF中,
,
Rt△BFP∽RT△OAF.
= = = ,
AF= FB,
在Rt△FBP中,
∵PF2﹣PB2=FB2
(PA+AF)2﹣PB2=FB2
( r+ BF)2﹣( )2=BF2,
解得BF= r,
tanAPB= = = ,
故选:B.
6.(2014台湾,第21题3分)如图,G为△ABC的重心.若圆G分别与AC、BC相切,且与AB相交于两点,则关于△ABC三边长的大小关系,下列何者正确?()
A.BCAC C.ABAC
分析:G为△ABC的重心,则△ABG面积=△BCG面积=△ACG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判断.
解:∵G为△ABC的重心,
△ABG面积=△BCG面积=△ACG面积,
7.(2014孝感,第10题3分)如图,在半径为6cm的⊙O中,点A是劣弧 的中点,点D是优弧 上一点,且D=30,下列四个结论:
①OA②BC=6 ;③sin④四边形ABOC是菱形.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考点: 垂径定理;菱形的判定;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 分别根据垂径定理、菱形的判定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 解:∵点A是劣弧 的中点,OA过圆心,
OABC,故①正确;
∵D=30,
ABC=D=30,
AOB=60,
∵点A是点A是劣弧 的中点,
BC=2CE,
∵OA=OB,
OB=OB=AB=6cm,
BE=ABcos30=6 =3 cm,
BC=2BE=6 cm,故B正确;
∵AOB=60,
sinAOB=sin60= ,
故③正确;
∵AOB=60,
AB=OB,
∵点A是劣弧 的中点,
AC=OC,
AB=BO=OC=CA,
8.(2014四川泸州,第12题,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坐标是(3,a)(a3),半径为3,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 ,则a的值是()
A. 4 B. 7C.3 D.5
解答: 解:作PCx轴于C,交AB于D,作PEAB于E,连结PB,如图,
∵⊙P的圆心坐标是(3,a),
OC=3,PC=a,
把x=3代入y=x得y=3,
D点坐标为(3,3),
CD=3,
△O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D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AB,
AE=BE=AB=4 =2 ,
在Rt△PBE中,PB=3,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同步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练习题
2014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公式汇编
六年级数学上圆的周长课后训练题——沪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第五单元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百分数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随堂练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练习作业题(计算题)
青岛版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同步练习
2015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4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课后练习(应用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课后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新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练习题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检测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练习题
15年六年级数学上圆的周长训练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练习题
青岛版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课后练习(上)
苏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练习作业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运算练习题(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