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本节课是对圆柱体的认识,内容看似简单,但实际并非如此。从主观原因来说,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他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从客观上来说,我们的教学设备不足也有一定的原因,没有足够的教具和比较先进的教学用品。整节课我只能通过我手中的一个简单圆柱体和个别学生带来的圆柱体的生活用品完成对圆柱体的认识。没有的同学只能凭空想象完成学习。因此,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原因。
另外,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很差,手中就算有教具,也不知道该怎样利用好手中的学习用具,让它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课前我还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从直观上认识圆柱体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做一个圆柱体,并且从中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圆柱侧面的关系。很多学生却不能一下发现它们联系在那。这时我感受到的是老师是不是在平时教学时对学生包办的太多,以导致他们动手能力如此之差。由此提醒我,以后授课时都应该给学生自由,大胆的发挥他们好动的特点,以达到我们新课标要求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上完本节课后,刚好学校安排六年级数学老师到掌政中学的小学部听课。在那遇到了燕鸽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老师,因为都是去年一起到大新的,又都是经验颇少的老师,在听课的时候有上课老师讲到的内容我们俩不由得联系到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紧接着的圆柱的认识。那位老师提到侧面积和表面积应该分开来讲。我马上给出了反对的意见。她说到学生不会计算侧面积。其实,在上这节课时,我特别注重上节课学生对侧面和长方形的关系的教学。侧面积的计算如果学生对圆柱的侧面与长方形的关系搞清楚的话,学生在侧面积上不会有太大困难。所以学生不会计算侧面积的原因是上节课没有完全掌握。
所以,通过交流我认为我的这节课也有成功之处,从课后学生的知识拓展和通过其他教师的授课结果来看。我成功的地方完全归功与学生通过最直观的学习和自己动手观察长方形和圆柱的侧面的关系。由此,我认为:耳听千遍,不如手动一遍。老师说多少,有的学生还是听不进去,但要是让他们自己动动手,不但满足了他们好动的心理,而且让他们通过实践检验真理,会铭记与心。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1.2《应用举例》(一)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3.4.2 《基本不等式》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3.1 数列前n项和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差数列》3课件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ppt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3.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40分钟课时作业 1-2-4《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五3.4《不等式的实际应用》ppt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40分钟课时作业 1-2-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五3.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ppt课件3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3.4.1 《基本不等式》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2.2 《等差数列的性质》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五3.5.2《简单线性规划》ppt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精品课件同步导学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比数列》2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比数列》求和1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2 第二课时 《等差数列的性质》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比数列》前n项和3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比数列》前n项和4课件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五3.4《不等式的实际应用》ppt练习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40分钟课时作业 1-2-3《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5.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比数列》1课件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五3.5.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ppt练习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2.4.1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 《等比数列》概念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