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数学课中,应让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带领他们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数学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读读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因此,要求学生做到:
(一)作题时,首先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
(三)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动脑,善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15-6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15减去6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
(1)被减数是15,减数是6,差是多少?(2)15比6多多少?(3)6比15少多少?(4)6再添上几就是15?(5)15减去多少与6同样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总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欣赏与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案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变换》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搭一搭》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二)》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单元第二次月考检测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上《分数乘法》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统计检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题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上册11月月考题(苏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2016)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二)》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竞赛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生活》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同步练习题(1)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库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分数乘法》同步练习
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