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掌握圆柱的测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学时我的感受:
开学之后工作很多,有时来不及细细备课仓促上课,讲解的内容有时因为准备不充分,造成上课时课堂效率低下,对于圆锥的体积的讲解有赶课的心理,整个单元来讲状态不是非常好。
本单元从学生的总结里看,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多,本单元更多的是公式的推理和运用,掌握了公式的推理,应用起来不是很麻烦的,总结起来有两点:
1、计算错误。本单元的计算和π有关,所以计算方面有时错误会多一些,尽管我告诉学生在涉及π的时候,可以放到最后进行计算,但还是有学生迫不及待的和π较量,没关系,如果能细心,反复计算,每次计算π也可以,我们不仅要理解题意,列出正确的计算公式,而且还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2、不会逆推。学生能根据半径、高计算侧面积或者体积,如果题目告诉的是知道侧面积或体积,个别学生不会逆推。我的理解是学生不理解公式的含义,还是没有完全掌握侧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如果掌握了,逆推也不是大问题,这个需要个别指导。
通过多次的对单元知识的梳理和总结,现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写数学总结,也有学生在总结中写了自己成绩好的方法,如睡前进行知识的梳理,做练习,不懂就问等方法,这个方法实际就是温故知新,做法了复习和练习相结合。
六年级的学生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每个单元的知识梳理和总结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还有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是本单元知识点的罗列,全篇总结中没有一句自己的话,这也是我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当学生抄知识点的时候,我的引导是:你是如何快速高效的掌握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的?引导学生总结学生方法,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引导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做准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向课件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3课件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题课件
二年级上册对称课件
二年级时分的认识课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2课件
二上数学总复习课件(3)课件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
锐角和钝角公开课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2课件
1-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公开课)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1课件
认识几百几十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1、2)课件
乘加乘减课件
万以内的加减法复习课件
认识平均分2课件
二上数学总复习课件(4)课件
小学数学家长会关于作业发言课件
秒的认识课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4课件
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课件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2)课件
二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课件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复习课件
认识平面图课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