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8
收藏
据说 某电视台做了一个节目,主要内容是“你的出生年份+年龄=2012好神奇呀 ”。要是真是这样,那这个节目未免过于不靠谱。实际上,我们身边确有许多神奇的数字现象( “你的出生年份 + 年龄 = 2012”当然不算)。尤其是在2012,一点点风吹草动,微博上立刻就草木皆兵了。但其实这些数字现象大多是错的,更不要说神奇了。真正的神奇都是技术流,比如今天死理性派要介绍的“猜出你偷走的数字”。既然是 2012,我们还是从世界末日2012 年 12 月 21 日产生的玛雅数字说起。神秘的玛雅数字可以读出你的内心世界。
猜出你偷走的数字
首先把 2012 年 12 月 21 日的年月日列在一起组成一个 8 位数 20121221,然后把你自己的生日也按照这个格式组成一个 8 位数,假设是 1970 年 7 月 7 日出生,这个数字就是 19700707。接下来,用 20121221 减去你的生日得到一个新数, 20121221 - 19700707 = 420514,不妨把这个新数字称为玛雅数字。
接下来,我们把玛雅数字倒着写一遍, 420514 反过来就是 415024。之后把正着写的玛雅数字和倒着写的玛雅数字相减,大的减小的,得到 420514 - 415024 = 5490。此时你可以偷走一个你喜欢的数字( 0 除外),比如4,然后把剩下的数字相加之和告诉魔术师(5+9+0=14)。
整个过程中魔术师不知道你的生日是哪天,也不知道你的玛雅数字是什么。但只是因为 2012 年 12 月 21 日真的是不寻常的一天, 20121221 真的是不寻常的数字,当你报出数字之和的时候,世界都知道你把一个数字偷走了,偷走的数字就是 4!
你相信吗?不论观众有多少位,只要按照以上的步骤来演示,只要诚心,都可以依靠 2012 的魔力,在玛雅人的暗示下,逐一判断出你偷走的数字是多少,一说一个准。
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其实即便诚心,玛雅人也没办法提示你(因为他们不懂汉语), 2012 有魔力当然也是无稽之谈。在这里,世界末日、生日数字都是用来制造噱头、转移注意力的。玛雅数字是怎么得到的无所谓,任意写一个数字(长度不限)都可以作为玛雅数字。
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规律,假设玛雅数字是:![]()
一共n位,也就是:![]()
把这个数字倒着写就变成了![]()
假设 X 1 > X n , 两个数字相减之差 M 等于
![]()
其中 10 (n-1) - 1, 10 (n-2) - 10......1 - 10 (n-1) 这些项都一定是 9 的倍数,所以整个数字 M 也一定是 9 的倍数,假设 M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是YnY(n-1)Y(n-3)...Y1,则

因为 M 是 9 的倍数,而除了 ( Yn + Y(n-1) + .... + Y1) 这一部分以外的各项都是9的倍数,所以( Yn + Y(n-1) + .... + Y1 )也一定是 9 的倍数。
简单地说结论就是:任意一个多位数,正着写和倒着写的差值结果中各个数位数字相加一定是 9 的倍数。
那如何根据这个结论确定偷走的数字是什么呢?当你偷走一个数字,报出其余数字之和时(仍然以前面说过的 14 举例),魔术师会这样想: 9 的所有倍数中大于 14 的而又最接近 14 的是多少?9,18,27……其中 9 小于 14,排除;而偷走的数字一定是一个个位数, 14 即使加上 9,也只是 23,所以不会是 27。各个数字相加的真正和一定是 18 ,那偷走的数字就一定是 18 - 14 = 4。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生活中数学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八年级数学函数与一次函数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7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八年级数学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八年级数学镜面对称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4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的判定2
八年级数学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3
八年级数学极差1
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1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9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别4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1
八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2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
八年级数学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八年级数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3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条件2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3
八年级数学中心对称图形4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的判定1
八年级数学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1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