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收藏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2.运用勾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学会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拼图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利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一大贡献.借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拼图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方法.
在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将形的问题与数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地联系前面知识,推导出勾股定理,并自己尝试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硬纸板;
2.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问题串(记作1.1.2 A);
第二张:议一议(记作1.1.2 B);
第三张:例题(记作1.1.2 C).
五.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曾学习过整式的运算,其中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谁还能记得当时这两个公式是如何推出的?
[生]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从公式的左边就可以推出右边.例如(a+b)(a-b)=a2-ab+ab-b2=a2-b2,所以平方差公式是成立的.
[生]还可以用拼图的方法来推出.例如:(a+b)2=a2+2ab+b2.我们可以用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两个长和宽分别为a和b的长方形可拼成如下图所示的边长为(a+b)的正方形,那么这个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b)2;又可以表示为a2+2ab+b2.所以(a+b)2=a2+2ab+b2.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数的产生》PPT课件3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沏茶的策略》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烙饼问题》PPT课件2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数学广角》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合理安排时间》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画垂线与平行线》PPT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积的变化规律》PPT课件3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积的变化规律》PPT课件4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2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空间与图形》(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PPT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画平行线》PPT课件2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烙饼问题》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5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用计算器计算》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PPT课件2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3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4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合理安排时间》PPT课件3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商的变化规律》PPT课件4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商的变化规律》PPT课件3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烙饼问题》PPT课件3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PPT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数的产生》PPT课件1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数的产生》PPT课件4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熊媛媛)PPT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PPT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四上《合理安排时间》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