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收藏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它与矩形、菱形有什么关系?会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2。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创情导入
1、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有哪些?
2、形的性质和判定有哪些?
3、形的性质和判定有哪些?那么正方形呢?
二、授新
1、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定义是什么?正方形和矩形、菱形有什么关系?可以根据什么判定正方形?
(2)性质定理1、2的内容是什么?(正方形的角和边、对角线有什么性质?)
(3)例1的证明运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93-95页,完成预习题,并提出疑难问题。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4、反馈归纳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跟踪练习:1 A、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B、板的根据,雷同。
(3)性质定理1的内容: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证明方法:邻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矩形)
(4)性质定理2的内容: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圆的认识(走进圆的世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收获(1)----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感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位置(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2)(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收获(4)-----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感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2)(总复习教案)
收获(3)------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观摩听课感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1)(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方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练习》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6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片段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