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8
收藏
题目:试把0.9999舍入至3位有效数字。
以下节录一些老师的答案及解释:
甲老师:「1.000。因把0.9999由第一个有效数字开始数至0.999,为第三位有效数字,此数字的右边数字大于5,因而令9进1,所以最后答案是1.000。」
乙老师:「1.00。因把0.9999由第一个有效数字开始数至0.999,为第三位有效数字,此数字的右边数字大于5,因而令9进1,问题要求把答案舍入至3位有效数字,所以最后答案是1.00,有3个有效数字。」
最后,支持甲老师的有三位,而支持乙老师的有五位,双方争论一会儿之后,甲老师那一方有以下的解释:
「若我们要把0.695舍入至2位有效数字,答案是0.70,皆因0.695中的5使9加上1,刚好这又使6加上1变为7,而使7后的位置加上一个0,补回9的位置,所以答案是0.70。同样,在0.9999此题,我们也需要用三个0来填补9的位置,因此答案是1.000。」
乙老师那一方又加以反驳:
「由于题目要求把0.9999舍入至3位有效数字,那么最后答案只可出现3位有效数字,所以答案必然是1.00。」
请问,你支持那一方?又或是有其它的答案呢?
在未弄清谁是谁非之前,不妨先考虑为何要用有效数字作答。究其原因,不外乎为避免烦琐数字或不尽小数。而把答案舍入至若干位有效数字,应先列出附近符合指定有效数字位数的数字,然后取其最接近的数值作答。以0.9999为例,0.999及1.00为其最接近的两个以3位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并满足0.999<0.9999<1.00。由于1.00比0.999更接近0.9999,故此把0.9999舍入至3位有效数字应得1.00。换言之,以上争论的正确答案应是1.00。
从以上的争论,可以看到有些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答题,着学生遵守一些法则,却忽略了数学概念的确切意义[在上面的例子便是「舍入」],出现如以上的混淆,希望各老师在教学上,能注意到法则只作辅助用途,切忌盲目跟随,同时也能教导学生把他们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切勿堕入陷阱之中。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检测题2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目标检测试题1
九年级数学简单事件的概率同步练习1
九年级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单元检测题1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同步练习6
九年级数学方程与不等式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单元检测题3
九年级数学位似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检测试题3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目标检测试题4
九年级数学认识二次函数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检测题2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检测题1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检测试题5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练习4
九年级数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4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抽样调查与估计单元测试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检测题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测试题3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切圆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目标检测试题3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测试题2
九年级数学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简单事件的概率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2
九年级数学确定圆的条件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切圆同步练习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