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7
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屯昌小学 符娃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三.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一.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师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二.探究规律,形成方法。
1.探究加法交换律。
(1)出示28页例1。
(2)引导观察,发现问题。教师:这一道题该怎样列式?有几种不同的列式?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结果都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写成:40+56=56+40)
(3)你还能在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4)合作交流,概括规律:每一组算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算式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通过比较,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
(5)个性创造,构建模型。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2.学法迁移,探究加法结合律。
(1)出示29页例2.
(2)根据主题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的内容。
(3)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比较两个方案,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5)示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31页练习五的第1,2,3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教师出示题目。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周长与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试题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位数除练习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试题
苏教三年级数学试题:《观察物体》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试题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谁跑得快练习试题
二年级小学数学二单元测试卷2016(上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的进率试题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练习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练习试题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淘气的猴子试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卷(上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练习试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练习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测量较长的距离试题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练习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试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练习试题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试题:《生活中的推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末一天的安排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练习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