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1
收藏
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1、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材提供了为鼓号队员买服装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3、分段整理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很快就
要给你们换新校服了,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测量身高)
1、 师: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2、 师: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5.1.3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二)
5.6.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律(二)
3.2.2等差数列(二)
6.3.2不等式的证明2
6.5.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二)
6.3.3不等式的证明3
1.3.2交集、并集
2.2函数的表示法
6.4不等式的解法
1.8.1充要条件(一)
10.4.2排列组合综合(2)
6.1.3不等式的性质(三)
3.3.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
2.3.2函数的单调性(二)
2.3.3函数的奇偶性
6.3.4不等式的证明(4)
11.3.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2)
3.2.1等差数列(一)
6.2.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6.2.1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0.4.3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1.3.1交集、并集
6.5.1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一)
2.3.1函数的单调性(一)
5.8平移
5.1.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一)
1.8.2充要条件(二)
1.5.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4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6.2.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