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
收藏
数学在科学发展和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下册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
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b
(黑体,印刷用)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
④向量 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
3.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
(1)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2)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5、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6、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
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高二数学下册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数学知识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
初中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总结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8加几》教学反思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减几》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教学教案
高二数学最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总结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减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7,18减几》教学教案
高中数学课后复习提高成绩效果明显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2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怎样学好初一数学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中的策略思想和方法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和可能性》教材分析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11减几》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试题及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3减几》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教学教案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和可能性》教案
学习数学不应只是为了公式和分数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减几》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知识点快速记忆口诀总结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