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收藏
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7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18名。该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像于伟铭、侯晶蕾、黄陈洁、谭杰等。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堂学习能力较弱。如尹梓鑫、李子建、谭祖红、谭罗林、李朵林等。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学习较为努力,目前在低年级段班级学习成绩较平均。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面向全体,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的计算的复习,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个别辅导。
6.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7.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习。
8、复习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习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习收获。
六、复习时间安排:
1、长度单位 1课时
2, 100以内的加减法 2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 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 2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 1课时
6、数学广角 1课时
7、应用题 1课时
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 5课时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二章二次函数单元综合试卷及答案
10~11年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卷(2)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4
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一
北师大版九年级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检测试题
江苏2011-2012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
白塔寺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二次根式复习课(2)
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二
《旋转》当堂测评(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海淀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0
西街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单元测试
2010-2011朝阳区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海淀区九年级数学上期末统一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数据的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
鄂州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三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7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二次根式复习课(1)
湖北省黄冈市蔡河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0-2011学年丰台区九年级数学上期末统一练习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2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1
圆的基本概念同步试题(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