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1
收藏
本节课,经过同学们一系列的提问,思考,讨论,结合黑板上的板书,相互合作最后明白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了每个知识点.我觉得在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以下理念: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本节课老师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上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
2、 数学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也应该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效率。在一堂课中,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从自己的内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心中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这不就是我们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吗?课本上 小数点搬家这一情景真不错,只是书上的价格我认为不符合实际,所以我做了一些改动,借助这个情景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想借助快餐价格的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为了使学生的讨论有针对性,我先让学生找出 400、40、4、0.4 之间的倍数关系,再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小数点怎样移动。移动后原数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很多学生都能发现这个规律。可这样做可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会不会教师不够放手。学生会不会比较没有思维的空间呢?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那个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 10 倍,这是我们习惯性说法,而新教材却提出个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对于这句话好像比较难于理解。我认为缩小 10 倍表示的是一个过程,缩小 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表示的是结果。我在想有没有必要现在向学生解释清楚,其实以学生现在的水平,再怎样解释也很难能使大部分学生清楚,不过到以后学生那个分数的意义和倒数知识自然而然学生就会理解了。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小数乘小数
2016年一年级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推荐
经验交流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2016年六年级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6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检测题
2016年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题:第二学期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容积随堂检测题精选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三角形
小升初数学六单元检测试题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2)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1)
2016年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知识点:最大公因数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同步检测题
2016年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长度单位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小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巧算课后训练题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统计
2016年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知识点:代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6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升初数学月考检测试卷
今天的教师靠什么吸引学生
2016年一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小升初数学测试试题(正方形)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认识分数
2016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推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